【记者走基层】胸戴大红花到井坡当乡干部(图)

2012-04-26 10:02:3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记者 廖艳琼] [编辑:刘颖]
字体:【

  编者按:

  4月23日上午,湖南省直新闻单位第五批编辑记者乡镇实践锻炼活动在长沙启动,来自湖南日报、湖南广播电视台、潇湘晨报等多家省直媒体共30名编辑记者分赴岳阳平江、益阳安化、郴州汝城三地,进行为期2个月的基层实践锻炼。年轻的记者编辑在乡村有何发现?带你一起走近。

汝城县最大灌溉水库龙虎洞水库,位于井坡乡。

农村人居环境亟待改善

乡党委书记何为珍陪同调研组调研

  经过一天的折腾,南下郴州,取道韶关,蜿蜒进入汝城,终于被乡干部“认领”了。早上的晴空变幻成像雾像雨又像风的迷蒙,我踏上了陌生而又熟悉的故乡土。

  提起汝城,记忆的标签大多为以下几个词:濂溪书院、热水温泉、有色金属。

  我所挂职的井坡乡地处汝城县西南部,距离县城17公里。在那里的第一天,便创下了人生许多“第一次”。

  第一次胸前戴上大红花,在县里的欢迎仪式上,个个人面桃花相映红。

  第一次住进乡村集体宿舍,感受到一床一桌一椅的简陋生活。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乡里基层干部,他们连夜帮我收拾房间,换上新床单,担心我嫌弃乡里的物品质量差,下午带我去县城最大的超市大采购,拉网线、扫蜘蛛网、组装简易衣柜,忙上忙下,待我如贵客。前辈挂友描述的失落和寂寞,毫无感受。反而有重回校园的感觉,97年进入师大的我,9个人挤一个房间,物资贫乏却其乐融融。今天,我又用上了与十几年前一样的蚊帐,一样的木桌,有了同居的室友,再见巴掌大的飞蛾,以及没玻璃的窗户,更相似的是,墙壁上也糊满了牛皮纸,洗澡全靠“热得快”,时光恍若倒流。

  看着大家辛苦一天帮我收拾出的房间,几本书整齐的码好,我感觉已经做好准备,再次出发。

  这是一次心灵的整装,一次铅华的洗净,一次浮躁的沉淀,更多的是一次再认识,不仅对自我,更是一次对我国最基层行政单位的全面认识,接触这里的山山水水,接触这里的民风民俗,接触这里的父母官。

  下乡,拉开序幕!

  通过几天的工作,我对井坡乡有了初步的了解。

  4月25日下午,民政部关于“罗宵山片区扶贫开发”调研组来到井坡乡实地走访,乡党委书记何为珍带着我全程陪同小组走入村民家中了解调研。我边走边拍边听边记,对乡里未来10年的规划,对书记描绘的蓝图有了大致轮廓。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小城镇建设等“硬件”规划需求,书记着重向调研组强调了他的“绿色理念“,调研组一路走,一边感受到青山绿水以及吹面不寒杨柳风。“大家看,马路旁边一行行的树苗,就是我们去年栽上去的西湖金边杨柳、夹竹桃和木芙蓉”他指着扎根河道边娇嫩的绿意颇为自豪的说。

  井坡有什么? 用何书记的话说,这里的优势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气”,无论是四季温润的气候还是富含氧离子的空气,都是不可复制的优势资源,也是他欲将井坡打造成“生态功能区”的有力条件。而“气”从何来?离不开绿色生态环境母体。

  在乡政府会议室里,书记继续谈他对于“绿色工程”的理解。“我们乡急需一个垃圾处理场,汝城水注三江,垃圾随意丢弃对下游水质不利,去年乡里已投入了30多万对16个村进行了农村环境治理,目前农民的生活清洁以及户间环境条件依然比较艰苦,吃饱了饭的下一步就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希望以后各级加大对我乡这方面的投入。”

  井坡乡确定发展思路后,婉拒了大排放、重污染企业要求落户的要求,向绿色环保型项目倾斜,引进大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风力发电厂项目,一期投资5亿;发展生态农业,已预征1000多亩地,正在积极招商建设3000亩龙虎有机茶基地。围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人居环境,井坡乡计划10年时间打造成为汝城县的生态功能区。

  送走调研队天色已暗,作为一名乡干部第一次充当“地陪”,感觉很新鲜,跟平时作为记者陪同领导视察的角度完全不一样,送走领导,我立即拉着书记谈感受。适逢我省《绿色湖南建设纲要》出台,乡里的发展思路与绿色湖南两型社会发展目标完全吻合。我由衷的对书记说:“您意识还真是先进”,他则笑一笑,神秘对我说,“改天我带你去看我们乡里的大宝贝——红豆杉群,那可是活化石!”。万绿丛中的那点红更是好看,期待!(廖艳琼 华声在线编辑中心主任 挂职于郴州市汝城县井坡乡)

  相关链接:【记者走基层】陶澍故里访陶澍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