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陶澍故里访陶澍

2012-04-26 11:06:1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记者 朱智] [编辑:刘颖]
字体:【

  从安化县城东坪驱车沿资江而下,半个小时后就来到了清朝名将、湖湘文化先导陶澍的故里小淹镇陶澍村。

  4月的资江水清亮而湍急,形如玺印的印心石方方正正稳坐江心,据说江水涨到印心石面时,石面的图案如雕龙若隐若现。南岸石壁上的崖刻是清道光皇帝题写的“印心书屋”。陶澍的官邸就在北岸。

  陶澍,字云汀,清代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嘉庆七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后升御史。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抚,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一生公勤,督办海运,剔除盐政积弊,兴修水利,设义仓以救荒年,病逝于两江督署,赠太子太保衔,谥号文毅。官邸已经不复存在,遗址地表建筑现为安化县三中。但进校的大门看上去还是官邸大门原物,石门框、石柱、石狮、大木门和门楣上方的石匾斑驳色黛。院中两棵玉兰树高近30米,通径直上,12米以上分枝,枝以下树干上下粗细相若,约2人合抱。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介绍,有史料记载这是200年前陶澍亲手栽下的。两棵玉兰树苗是越南的名贵树种,是当年越南王供奉大清朝廷的礼品,道光皇帝御赐宠臣陶澍后,陶澍带回安化亲手栽种在老家官邸以示荣耀,并嘱咐家人好生看护,定保成活。后院护坡的青砖长满青苔,又厚又大,明显是官邸的遗迹。坡上不远处有一个小门楼,长条麻石搭建而成,顶部麻石琢成人字形屋,门楣石雕二龙戏珠。整个门楼虽高不过2米余,宽不足2米,看上去格外精致。村民们说这里是官邸花园的一处后门,当年官邸有3个花园,这是后花园的后门。

  陶澍陵园在官邸沿资江上行不过500米的沙湾,占地50亩。由陶澍陵墓和享堂组成。陵园入口处有门楼、牌楼。通往陵墓的墓道由麻石铺成,墓道两旁石人、石狮、石马、石羊兀立,4尊石人雕像文臣武将各二,大小高矮与常人相仿,分立两边,传两位武将一为刘龙,二为李豹,赫赫有名。墓道两边的开阔地松柏葱茏。拾级而上见一片墓群,中间主墓有碑为“陶文毅公墓”。主墓左侧是二位陶母的陵寝,右侧是5位夫人的陵墓。湖湘名将胡林翼的夫人陶静娟为陶澍侧室贺元秀所生,贺太夫人御赐一品诰命夫人,墓葬右下方。整个陵园庄严肃穆,气派非凡,为回乡奔丧的胡林翼商左宗棠监造完成,左宗棠在此待了8年。相传陶澍晚年得子陶桄,死后托孤左宗棠。左宗棠住进陶家官邸培养教育陶桄8年,直到他成人,后来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陶桄。文革中,当地百姓为保护陵园,用泥巴将门楼上的御书汉白玉匾等糊得严严实实,把石像埋在地里,以应付检查。 陵园的最右侧有两栋建筑,前为御碑亭,上下两层四角檐,共八角,故又名八角亭,文革时被毁,亭内巍然矗立道光皇帝御赐的四块碑刻,后栋是享堂,当年停放陶公遗体供瞻仰遗容之所,后有陶公的木质雕像一座,也在文革时被毁。

  1996年,陶澍陵园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化县成立了陶澍陵园恢复办公室,陵园损坏部分得以恢复,基本上整旧如旧,省、市、县财政投入加上个人捐赠,恢复整修耗资200多万元。收集散失的陵园文物时,当地百姓都不讲价钱,或无偿捐献,或帮忙查找。村支书介绍说,陶澍陵园现在世我省保存修复最好的古陵园之一,将来这里会有很多游客,村里有计划搞好配套服务,开发旅游产业。(湖南日报记者 朱智)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