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双手的主人是59岁环卫工人刘有元;这双手握了14年扫帚;这双手每月拿的薪水不足千元。为改善环卫工人的生存状况,长沙拟将一线环卫工工资提高到1120元/月。实习生 唐俊 摄
11月8日,环卫工人左大叔和妻子在中午休息时,逗起了他们的外孙女。实习生 唐俊 摄
环卫工人刘有元杂乱的“蜗居”。 实习生 唐俊 摄
【编者按】
太阳升起前,你我醒来前,长沙近万名环卫工已开始忙碌。
年龄偏大,多有伤病,工薪低薄,鲜有休息日……这是他们的群体剪影。
城区不断扩大,长沙清扫保洁面积猛增到3608万平方米。而环卫维护经费还是8年前的标准。
越过“最低工资标准”,这是万名“城市美容师”的期盼。
1020元/月,这是长沙市最低工资标准。800—1000元,这是长沙多数一线环卫工的工资。
连日来,记者调查得知,即使干着最脏最累的活,长沙一线环卫工人的每月工资多未“达标”,这也导致环卫行业面临着严重的“用人荒”。
■记者 吕菊兰 实习生 顾潇宵
十年,工资涨了难买肉
十年来,王斯应一直在开福区清扫路面。她有“独门清扫秘笈”,甚至能看着风向或选择时段,快速扫净责任区。
“十年前的工资是360元,现在涨到了800元,肉却买不起了。”最初的工资是每月360元,当时她和丈夫两人负责,她扫上午班,丈夫接手下午班。由于工资太低,家里又有两个孩子在读书,做了两年后,丈夫改行。
为了多挣钱,王斯应申请一个人扫两个班。她现在每天工作十多小时,每月工资1600元,除300多元的房租水电费和生活费外,每个月还可以存1000元。这些都是为两个上高中的孩子积攒的学费,还得省出孩子今后上大学的费用。
牵挂,无假可休难见儿女
李叶峰今年44岁,已在火车站清扫三年多,最让他苦恼的是无假可休。
“这活,365天难分昼夜。”他说,平日几乎没有休息日,如果家里有急事,只能自己请人代班。今年,李叶峰老家危房改造,找同事代班,被扣了300元。“我们上班40元一天,找人代班要60元,得从自己口袋里掏20元。”
由于常年在外,李叶峰和子女间的沟通很少。他有两个女儿,大的已经读高三了,小的也在读初二。李叶峰说自己只有小学文化,再辛苦也要赚钱供孩子读书,夫妻俩都是环卫工,每个月工资加起来不到3000元,但光是每年给女儿的学杂费就要两万多元。
女儿的成绩突然下滑,李叶峰很无奈,“我们每个月最多只打一次电话,她们也只是听听。交流太少了,根本没有时间回去。”
因为没有休息日,父女间很少交流,“假期来长沙玩,也是让她们自己在附近走走。”
跳槽,流动太大面临用人荒
据了解,长沙五区一线环卫工人工资大多在800元至1000元之间。据统计,目前,该市环卫工正式职工工资没有按相关政策增补到位,待遇比其他事业单位低;而环卫临时工工资平均每月仅1000元,尚未达到长沙1020元/月的最低工资标准。
采访中,环卫工人告诉记者,所有路面必须在早上7点之前清扫完毕, 如果没完成,就要被罚款。
因此,很多环卫工人不得不在凌晨4点甚至更早的时间上班。一旦违规挨罚,轻者每次罚10元至20元,重者罚50元至100元。对于原本不高的工资,这是很大一块。
也因为这些,很多人不愿干环卫工,环卫临时工流动大,长沙环卫行业面临严重的用人荒。
目前,长沙五区环卫局共有职工10543人,聘用制临时工8573人,超过八成,其来源以益阳安化、桃江,湖北监利、咸宁,贵州等边远贫困山区农民工为主,另有少量的城市下岗人员。长沙市城管局统计,40岁以上的环卫工人占83%以上。
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两年时间里,长沙市一线环卫临时工流动达2260人次,占全部临时工的21%。这些年来,各区环卫部门以每介绍一名环卫临时工奖励50元的激励措施,都无法招齐所需人数。
“如果按严格执行每个人每天一个班,全市环卫工缺口有一万多人。”
现状
财政经费8年没增加
随着城区面积不断扩大,目前,长沙市清扫保洁面积已达到3608万平方米。8年前,全市共约2000多万平方米。
目前,长沙市执行的环卫维护经费单价大部分仍是按照2004年核算的标准,只有环卫临时工人工资标准由2004年的500元/月提高到了目前的1000元/月。近年来,随着市容环境维护量和成本成倍增加,而维护经费没有成比例增拨,环卫原有公共厕所、渣土处置和生活垃圾代运等项目收费相继取消后,环卫没有收费来源,导致维护经费日益紧张。
他山之石
杭州:
缴“五险一金”提待遇
杭州市专门为环卫保洁人员制定了权益保障制度,要求保洁公司必须为环卫工人缴纳“五险一金”,并确保其工资水平至少比该市最低工资标准上浮10%,并发放岗位津贴,按每上一天班以10元计的标准发放。
株洲:
城市维护管理支出占财政1/3
株洲市将道路保洁全部交给专业公司负责,城管部门只负责监督考核,全市环卫清洗车都安装了GPS,其工作轨迹和清洗效果都被全程监控。株洲每年用于城市维护管理的财政经费达12.5亿元,占该市全年财政支出的1/3。
政府行动
工资拟提至1120元/月, 购五险
工作累、工资低、保障缺乏……此前,长沙城管部门早已经意识到环卫工作在城市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并对全市环卫工人现状进行了调研,力图改善环卫工的生存状况。
工资提高方案已待报市府审批
目前,长沙市城管局专题向市政府汇报环卫行业面临的困难,请求市政府发文确定环卫维护经费的来源和额度,并组织了五区环卫部门对全市环卫经费进行了初步测算,报长沙市财政局审核。长沙市财评中心核算后已草拟了评审报告。
据了解,长沙市财政在新的经费核算方案中,拟将一线临时工工资提高到1120元/月。
“这与环卫工人所付出的劳动相比,待遇仍显偏低。”城管部门建议,根据城市物价指数的增长,适当确定工资增长比例,建立健全工资增长机制,逐步提高环卫临时工工资标准;按政策尽快将正式职工工资调整、增补到位;建议在国家日津贴原标准5元/日的基础上,提高环卫一线工种的特殊津贴补贴标准,并将发放范围扩大至环卫临时工人,解决环卫临时工待遇过低的问题。
“五险”要全部购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环卫临时工均未按照规定购买五险,有的仅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由于未购买五险,环卫临时工无法享有养老、医疗、生育、失业等合法权益。“环卫临时工的五险,要按照国家政策落实到位。”
同时,针对目前劳动用工不规范的问题,城管部门建议制定统一的劳动用工合同,依法保障环卫临时工的劳动、休息、报酬等权利。“抓好环卫作业安全工作,强化道路保洁安全防护知识培训,抓好环卫工人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建立健全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减少环卫工人事故发生。”“具体方案明年有望确定。”据了解,目前,长沙市财政局正在着手制定环卫维护经费方案报告,待报市政府审批。■记者 吕菊兰
七成环卫工每周清扫超80小时
长沙环卫数据:每人每天清扫4500平方米以上,少临时休息点,鲜有休息日
11月8日晚,长沙市五里牌人来人往的天桥上,环卫工人龚乐军弯着腰,用手刮掉贴在地上的小广告。 本组图片均由 实习生 唐俊 摄
11月8日晚,环卫工人刘有元在清扫夜市过后的小区街道。
12月1日上午,桃子湖路口,一位清洁工在清扫落叶。
【编者按】
他们每天奔走在673座公共垃圾站、567座公厕、163座地下通道,为3608万平方米城市道路“美容”。
他们每天至少清运垃圾4000余吨,清掏、清运粪渣10多吨。
当星城光鲜如新,他们的脸上风割霜刻,双手老茧重重。
走近他们,聆听他们“扫”起一地的辛劳和汗水。
11月23日,凌晨5时,天飘冷雨,外面仍漆黑一片。与往常一样,家住朝阳一村的刘有元穿上桔黄色的环卫服,拖着斗车按时出门。
顶着北风,摸索着走出黑漆漆的小巷,刘有元来到了他的责任区朝阳一村南边。
和刘有元一样,当人们还沉浸梦乡时,长沙约八千名一线环卫工人们,已开始他们一天的工作。
冬日,汗流湿衣
朝阳一村位于火车站周边,人口多,多数楼栋一楼被改为商铺,快餐店、棋牌室尤为多。虽是保洁社区,清扫任务挺重。
昏黄的路灯下,刘有元放下斗车,卷起衣袖,拿起扫帚、撮箕。当他准备将垃圾倒入斗车时,一阵风吹来,垃圾随风飘散。刘有元拿起扫帚,小跑着将垃圾重新扫在一块,倒入斗车。
小区南边的夜宵店过了凌晨两点才收摊:半夜留下满地油污、竹签等垃圾,这是刘有元的“重点区域”。蹲身,捡拾竹签,手被戳伤是常有的事;地面的油污需要用清洁剂加水冲洗,才能勉强洗净。
五块坪、三条路,刘有元足足花了两个小时才彻底清扫干净。
寒风在耳,他却已大汗淋漓。刘有元解开外衣,将汗湿的衣服捋起,继续清扫。他说,中午回家后衣服如果还没干,再换下来晾着。
扫完第一轮,天放亮了,一些早餐店陆续开门,刘有元在路边花一元钱买了3个馒头做早餐。
14年,变形的手
1998年,刘有元从安化来到长沙,干了14年环卫。59岁的刘有元,总是笑嘻嘻的,露出一口假牙。
14年里,长沙变化巨大,但刘有元看到的,只有火车站周边不超过二公里的范围。
为能多攒点钱,刘有元两天扫三个班,每天要工作近10个小时,“说出来怕你笑话,我连步行街都不知道在哪里。”
刘有元说,14年来,他没完整地休息过一天,即便大年三十也在马路上度过。
因为长期拿扫帚,需要用力,刘有元的左手已完全变形:左手的四根手指的关节全部弯曲,黑黑的手掌布满斑驳的老茧。
而他的腿由于风湿病,走路有些吃力,脚踝也肿得很高,刘有元说,这是去年搞卫生挂伤了脚,他自己用红霉素涂了伤处,没什么大碍。
看记者担忧,他有点儿着急,连忙解释:“这不影响我的生活,这些都是我的职责所在,不怪任何人。”
超80小时,每周露天清扫
据长沙环卫部门统计,全市共有环卫工人10543人(不含社区和背街小巷环卫工人)。
国家住建部曾明确规定:环卫工人每人每天清扫城市一级道路面积为3250平方米。但受招工难等原因,长沙环卫人手一直紧张。记者采访了近30名环卫工人,他们均表示每天每人清扫面积大多在4500平方米以上。
目前,长沙市道路清扫作业时间分为四个班,大部分环卫工人为了生活,大多选择做“一个半班”。
而据估计,超过七成的环卫工人周工作时间都在80个小时以上。而且各环卫作业单位都没有安排环卫临时工按规定在法定日、假日轮休。
小病扛着,大病回家
刘初,湖北咸宁人,在长沙做环卫工人6年,小病不断,常年腰痛。他从来没去看过病。也因为常常走动,脚上长了厚厚的茧。
“我们最怕生病。”来自湖北监利的环卫工人浣斌说,因为没有医保,农村合作医疗在外地和城市不能用,小病扛着,大病多选择回家治疗。
环卫工人与交警一样被称为“马路吸尘器”,中暑、尘肺、风湿等是此行业最常见的职业病。
数据显示,环卫一线工作一年以上的人,24%以上患有颈椎劳损、风湿等,80%以上都有中暑经历。
■记者 吕菊兰 实习生 顾潇宵
政府行动
多建工班房
事故频发地或机扫
近日,长沙市城管局在《关于长沙市环卫工人有关情况的报告》中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环卫工人工作、生活环境。
目前,长沙市机械化清扫率与国家规定的还有一定差距。城管部门建议,市、区政府每年安排相应的专项资金购置机械设备,不断扩大机械化作业覆盖面,特别是将一些事故频发地点纳入机扫范围。
同时,该局还建议,市政府发文规定:在新建道路时,规划环卫工人工班房;在前期未配套建设的路段,由各区政府补建。
此外,在建设公共站厕时,可适当增大管理房面积,并配建小厨房和水电设施,供站厕管理人员居住。
街头心愿
露天工作,露天吃饭
请给他们一个歇息之处
记者连日调查发现,长沙市环卫工人们基本上是露天作业、露天歇息,甚至露天吃饭。
去年冬天,寒风中的环卫工老范因扫马路扫累了,不小心在变电箱睡着的一幕,让全国无数网友湿了眼眶。
50岁的老范来自益阳,负责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至金星路口约700米长马路的清扫保洁。今年1月8日,寒风中找不到歇息地的老范,来到附近废弃的变电箱里坐会,因为过度劳累睡着了。
11月28日,记者再次见到老范。整条路还是没有小憩之处。因为建地铁,路边设围挡,原来的变电箱也进不去了。
1989年,当时的建设部规定,道路两侧应按照每万人常住人口一座的标准,设置不小于20平方米的清扫保洁工人休息场地。
在大连、上海、广州等城市,道路边都兴建了环卫休息点。记者走访长沙湘江中路、三一大道、蔡锷路、韶山路、湘府路等主干道,难觅专为环卫工人提供的歇息场所。一线的环卫工人基本上是露天作业、露天歇息,甚至露天吃饭。
有环卫工人告诉记者“扫累了就靠路边睡会,还得小心别让管理员发现扣分,不然一天就白做了。”
开福区环卫工人丁强平日抽烟时,遇到保洁范围内店主,都会递上一根,“天热天冷,有时好去他们店里躲躲。”
声音
“只希望健健康康的,不生病就足够了!”
——环卫工人老宁已经56岁了,由于没有买医保,生病,成为了他最怕的事情。
“我宁愿做好,也不愿让别人多说我一句。”
——为了不给儿女添负担,环卫工人刘有元依旧坚持做着这份辛苦又卑微的工作,他做事特别细心、认真。
责编:袁连贺
来源: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