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湖南百公里有14000人报名,11000多人走完全程。
这一路,有你真好!下个百公里,还要陪我走喔。

有建议说把脚抬高点,可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恢复。看,又开发出一个拐杖的新功用。

9岁的睿睿唱着《怒放的生命》走完了60公里。
“湖南百公里”已走过7年。报名人数从不到200攀升至14000人,走完人数从约100到超过1万人,规模呈几何数级增长。
为什么?7年时间,一项户外徒步爱好圈子的草根活动,能发展成中国规模最大、操作最规范、最具品牌影响力的长距离徒步活动?4月13日到14日,都市周末记者全程体验2013湖南百公里毅行活动,尝试走近湖南百公里从草根到品牌、从狼性到良性裂变背后的秘密。
声音
有信念 就有生天 ——湖南百公里札记
百公里的狼性
湖南百公里是野生的。
当年的它犹如一条不受人待见的流浪狗,为了活下去,经受着风雨泥泞,自力更生,四处觅食,于是从一出生起,就拥有了狼性。
没错,狼是要吃肉的,可弱不禁风的湖南百公里无肉可吃,为了不成为饿殍,啥都吃,有草吃草,没草喝水。但是湖南百公里这条小狗心中一直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吃到肉!一定要成为一条狼!
因为亏损,创办者不得不个人举债,变卖家产。
因为经验不足,百公里遭遇红牌,压力山大。
挺住,就是希望。信念,就是生天。
为了做大做强,湖南百公里面向社会广泛顾请人才,呼朋引伴,啸聚山林,终于锻造出了一支数以千计的华声“编外团队”,他们以一腔热血承担着活动的前前后后、方方面面的工作。线路由自己定,LOGO由自己设计,时间自己选……一定要活下去。
或许可以说,在2013年的这个春天,湖南百公里这条籍籍无名的小狗终于有了一点狼的模样了。
百公里的德性
当下,媒体的竞争已经到了刺刀见血的时候了。说到底,实力的比拼就是终端的较量。无论是报纸订户、电视遥控器、PC、各类移动互联利器,他们都将落脚到一个字:人。
只有人,才是决胜之宝。而将社会人群做成圈子,则无非两途:做活动与做话题,或者二者兼具。湖南百公里正是二者兼做的。
湖南百公里一路走来,蓬蓬勃勃,野蛮生长,是因为它用如下因子撩拨起了参与者的神经——
热血青春:有毅行者发微博说,再不疯狂一把,就老了。
爱心奉献:湖南百公里自诞生之日起就将扶助山区贫困学生当成了一项使命,每届百公里后,至少会有一所“湖南百公里爱心图书室”与一所“华声丽音音乐教室”将挂牌成立。
圈子行为:哥几个姐几个,我们勾搭上路!
爱情友情:爱我就陪我走百公里。朋友,加油!
网络草根:一往无前啊一往无前,自个的事儿就这么定了!
百公里的良性
4月13日,当尚在病中的华声在线副总编辑王亚奇站在开幕式的主席台上,代表主办方发表激情洋溢的讲话时,我的眼眶湿润了。
湖南百公里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与力挺,更需要高瞻远瞩者的眼光与胸襟。
刚刚过去的2013年湖南百公里站在了这样一个高度:它已经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操作最为规范、品牌影响力最强的长距离徒步活动。
让湖南百公里深深地烙上华声的品牌,这是一以贯之的方向与细节。数以万计的人,通过百公里知道了华声。他们集结在华声的旗下,宣示着城市新公民的姿态与风采。从2012年开始,红牛、中国电信、华融湘江银行、华润怡宝等知名品牌商先后向湖南百公里投来了目光,湖南百公里隐隐嗅到了肉香。
所有的终点都不过是另外一个起点,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站在另一个高度。
有时候,我们累了,便会“恨恨”地说:狗日的百公里!
■江岸(湖南百公里发起人)
记者体验·那些故事
2013湖南百公里,记者作为一名毅行者,扎实走了两天。一路上和好多故事相遇,关于体验的、关于坚持的、或关于爱、友谊甚至好玩的……而这些正是湖南百公里的地气、精彩和魅力所在。
从长沙追踪而来的小面包
4月13日下午4点左右,湘潭莲城大桥下,停着辆面包车,以为是医疗救援车,走近一看才发现不是。
有毅行者对车里的中年男人说: “你不能在这里载人呀,扛不住的人会尝试退赛的。”
“我在等我儿子。”他说,儿子参加了湖南百公里,他和爱人开着面包车从长沙一路跟到这里。
18岁的儿子在湖南商学院读大一。高中学习紧张,没怎么锻炼。突然走这么远的路,怕他扛不住,这样可以随时接应。一路跟来,也可以给他打气。
铃声响起,电话那头,儿子已经到达湘潭体育中心。这是百公里第一天行程的终点站。
他自己一步一步走到了,真没想到!中年男人疲倦的脸上浮起笑容,发动车子,往前方追去。
姑娘的T恤上印着“待嫁” ;小伙子的后背画了辆小拖车“收购美女”
过了桥,沿着湘江沿江风光带湘潭段,走向夕阳的脚,一步步沉甸甸起来。
没有了出发前和刚出发的浪漫情怀。一张张年轻的疲惫的脸,在汗水和“部队开过”扬起的灰尘里,显得有点游离。
被一姑娘超过,她T恤上硕大的“待嫁”两字,特别显眼,忍不住追上搭讪。她说,她的动力是每超过一个人,就会多一个人读她。路这么长,得找点乐趣才走得下去。
跟她一起走的大哥衣服背后画了个小拖车,旁边写着“收购美女”。他有点腼腆,“纯粹为了好玩嘛”。他补上一句:“如果能遇上爱情,也不错。”
9岁男孩唱着《怒放的生命》走完60公里
小孩的双脚在地上拖沓着,左右手分别被父母架着。每一步,都不轻松。
忍不住在这一家三口背后“尾随”。爸爸对小孩说,我背你一下吧。小孩摇头,我还是自己走。小男孩叫睿睿,9岁,从长沙过来50多公里了,一直是自己在走。
蒋姐是睿睿的妈妈,她完全没想到他可以走这么远。蒋姐和丈夫在长沙开店,家里条件不错。睿睿有个姐姐,上高中了。蒋姐发现女儿的生活体会太少,人显得娇气,她想让睿睿从小历练,“男孩子得更强健阳光”。
一路下来,蒋姐对儿子竖起大拇指,完全超乎她的预期和想象。她确信,“学校教的知识只是书本上的,需要在生活中学更多”。
电话得知,后来实在走不动的睿睿,跟爸爸唱着《怒放的生命》到达第一天的终点,走完了60公里。他告诉我,等长大点要走完100公里。
800多名志愿者无偿服务,一路护航
见到龚阿姨时,她正给一个女孩处理脚上的泡。
龚阿姨51岁,是湖南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也是这次湖南百公里的志愿者。她说,这次湖南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几乎都来了,从各地赶到长沙,一路跟随行进队伍到了这里,还要跟到株洲。她是株洲人,出发前一天赶到长沙,扎帐篷住了一晚。她估计这天得忙到凌晨两三点,“当然还是扎帐篷睡啊”。她说,几乎所有队员都是自己带帐篷睡睡袋的。
旁边的小伙子没忍住,打了个喷嚏。这个姓徐的小伙感冒了,还发着烧。他是湖南农业大学大三学生,也是医疗义工,他仔细地挑着一个女孩脚上的泡,没空和我说话。
龚阿姨说很累却很开心,“我喜欢这些年轻的孩子,喜欢为大家做点事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嘛,社会不就和谐了”。
从活动组委会处得知,这次湖南百公里有志愿者800多名,全是无偿服务。
跳着芭蕾前进,用棍子相牵走向英雄榜
到了第二天,拐杖多起来,一顿一顿打在地上。加上满身的灰尘,大家纷纷自称“丐帮弟子”。同行的妹子苏苏还捡了把芭蕉扇,唱起“鞋儿破,帽儿破……”俨然一副新时代济公模样。走不动了,她就打开随身带的小音箱,跳着芭蕾前进,引起一片侧目。
走在硌脚的砂石路上,太阳很晒。一个扛着摄像机的男生正蹲在地上,拍摄疲惫的脚步和扬起灰尘的拐杖。他不是记者,是湖南大学新闻系大二的学生。为了拍摄湖南百公里,他们小组2个男生、2个女生加入了行走的队伍。“万人大长征,路上肯定有特别多故事,这也是很特别的体验。”
这些情景也进入了他们的摄像机:一对情侣,男生一会用棍子牵着女生走,一会在背后推着她往前;一个男生一手拖着一个女孩、唱着歌向前;一个瘦瘦的妹子用棍子牵着举步维艰的胖胖的同伴走;一个瘸着腿的男生一手搂着一个伙伴的脖子,被带着向前;的士和摩的一辆又一辆逆向驶来,很少有人上车……
遇到最后一公里的指示牌,一张张笑开的脸,对着指示牌“求合影”。一公里外,英雄榜在等候。
行者口述·我们的百公里
如果没有出发,永远不知道自己可以走多远。也许忘记了走过的路流过的汗吃过的灰经过的痛,却记得扛住的诱惑、离开城市的纯净快乐,找到的自信和自己。
这一路有诱惑,有困难,就像人生 (口述:李文科 23岁 和老公一起走完全程)
走完百公里第二天,穿着凉鞋一瘸一拐去上班,同事都说“奇葩”。这几天全身酸痛。
坚持真的不容易,一路上有很多困难和诱惑。第二天太阳很大、特别热,快11点时,实在走不动了,在医疗点坐着。外面有人喊“的士,20块!”挣扎了足足有半小时,决定还是自己走。到了终点,和老公在英雄榜上签下大大的名字,那种感觉,好激动,说不出来。太不容易了!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到的。
我和老公去年年底才结婚,都没吃过什么苦,最初是想一起吃点苦、走点路。回来之后,我立马改了QQ签名:如果不走这段路,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棒!以后等崽长到七八岁,不管他能不能走完,得带他一起再参加百公里,跟他说这两天的故事,坚持、困难和诱惑。
有诱惑,有困难,就像人生。但是坚持下来的体味是只有自己懂的。
很累却很美,我找到了自信 (口述:小舞 24岁 跟朋友一起走完60公里)
这一路像个梦境。每天工作在这个城市,穿梭在繁华都市,人真的好累。这两天在路上,见到好多年轻人,就是可以随便搭讪的那种,好开心!好多心里不舒服的东西,就走出去了。和别人沟通,还有一直走一直走很累的发泄。做了两天的梦,这个梦虽然很累,但是很美。最难忘的是和队友一起一路走来的那种相互扶持,好多人同一个目标的场景。
我以前一直很没自信,觉得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这次发现自己还是蛮有潜力的。以前没做好,是我没有努力去做,并不是我做不好。在工作中就是因为太没有自信,跟别人说话都怕,好怕说错话做错事。这次走了之后发现没有什么是完不成的。我一个连5公里都没走过的人,怎么会走60公里?但我真的凭着一股毅力走过来了。虽然还是遗憾没有走完一百公里,状况不是太好,我怕拖小组后腿,所以第二天没走了。以前我特宅,从今天开始,我会走出去。明年我还想完整走一次。
对话
野生的东西有艰难曲折的历史,也有强大的竞争力
湖南百公里有怎样的特点和魅力,为什么发展这么快?4月16日,记者对话湖南百公里组委会负责人江岸,寻求解答。
都市周末:今年的活动跟往届有什么不一样?
江岸:主要是活动规模大,超过历史。有一万四千人报名,还有八百多名义工,亲友团一千多人,很多跟着走的,参与人数不会低于一万八。
百公里当年就是几个喜欢走路的人,想利用一个周末进行一次长途跋涉,当时就180个人走。回来之后就发帖,第二年有更多的人想参加。这样逐步滚大,今年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品牌,命名为湖南百公里,制定了logo、固定了线路、确定了口号,就这样不断地丰富,建立了品牌。
都市周末:7年的时间,湖南百公里为什么能发展这么快?
江岸:湖南百公里一开始就是野生的。它不是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指定的项目,不是有计划的。它是一群爱好徒步的人一起走路走出来的,从一开始就具备了狼性,自立意识很强。野生的东西有它艰难曲折的历史,也有它强大的竞争力。
都市周末:为什么行走百公里这样的长距离活动,能吸引这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参与?
江岸:它触动了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也满足了一种自我挑战、自我激发的需求。两天走100公里是高强度、长时间的挑战,它能激发人的潜能和意志。
第二是爱心。百公里是和为山区助学联系在一起的。每年至少选择一所贫困学校,建一座爱心图书室和音乐教室。
第三是环保。一路上我们打出了保护母亲河的横幅,在休整点设有垃圾桶,这是国内其它长距离徒步所没有的。明年我们准备将不乱扔垃圾写进手册提醒,且沿途多设垃圾桶,用车运走垃圾。
四是爱情。今年的主题是“一生一世一起走”。湖南百公里参与者80%以上都是未婚的年轻人,百公里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了解的机会。百公里相互扶持,在如此困苦的条件下携手走过,或是相识相知,这是难得的机会。往届的活动已经成就很多对情侣、夫妻。
都市周末:湖南百公里将有哪些新构想?
江岸:目前百公里太火,报名的人太多、太踊跃,我们正考虑一年办两届。从今年下半年开始,11月上旬举办秋季湖南百公里。在组织上,我们会要求更加精细化,进一步突出公益、环保。
责编:郭东亮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