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常德津市市委书记黄旭峰 :全力写好法治政府建设的津市答卷

2024-01-29 16:4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 曾雨田] [编辑:张岚]
字体:【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曾雨田

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在法治政府建设的征途中,津市坚持依法行政,将民与法相融,强化责任落实,提升法律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津市特色的法治政府建设之路。

今年1月,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通报2023年度全省平安建设考核评估情况,津市再次蝉联全省先进县市区、全省平安县市区称号。据悉,津市已连续20年荣获全省平安县市区称号。

如何全面提速法治政府建设之路?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津市市委书记黄旭峰向记者介绍了津市的经验做法。

黄旭峰。

华声在线全媒体见习记者 余毓华 摄

筑牢法治屏障 护航企业发展

走进津市工业园区,车间生产开足马力,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津市始终坚持将法治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谋划,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为保障园区高质量发展,津市从政法系统抽调精干力量,组建6个专门工作组,全面深入开展法治保障工作。

2023年9月13日上午,津市市司法局联合市人民法院及市高新区管委会,前往市高新区互联网产业园共同开展“法治护航,助力园区发展”普法活动。普法人员结合办理的典型案例,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案释法,就企业依法经营、合规经营提供了针对性建议。

“政法干警主动送法上门,直击法律问题,专业答疑解惑,提振了我们的信心。”企业代表纷纷点赞。

2023年,津市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30场次,提供涉企法律服务69次,化解涉企矛盾纠纷98起。市法院审结涉园区企业案件41件,审结知识产权案件377件,开展“湘执利剑2023”等执行专项行动,为企业收回债权1.25亿元。市检察院办理涉企检察监督案件72件,发出检察建议72份,全部案件监督整改到位。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去年,津市新引进项目26个、新开工11个、新投产15个,招商引资工作考核排名常德第1。成功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在省委座谈会上作为6个区县市之一发言。

开办“法律诊所” 在家门口化解纠纷

2023年3月27日,毛里湖镇“法律诊所”联合开诊,顺利调处了一起家庭纠纷案件。

去年3月,毛里湖镇的两兄弟因老人的生养死葬费用问题产生了隔阂。兄弟俩通过公共法律“码”上帮反映原由,请求法律帮助。毛里湖司法所接收请求后,立马联系驻村“法律诊所”成员共同开展了一场调解“诊疗”活动。调解现场,人大代表、驻村工作组组长、乡贤五老、妇联工作人员纷纷上阵,释法析理。

“老人以前拉扯你们长大多不容易,这份恩情不能忘啊!”“你们也有孩子他们也会以你们为榜样。”最终,兄弟俩解开心结,握手言和。

黄旭峰说,2022年4月以来,在市人大和市委政法委的统筹协调下,市司法局牵头实施,组建了35家“法律诊所”,覆盖全市77个村(社区)。人大代表、政法干警、律师及镇村干部组成的“法律诊所”,通过“定期坐诊”“不定期巡诊”“联合会诊”等方式,为群众遇到的法律问题“把脉开方”,给基层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法律服务。

2023年,“法律诊所”共开展法治宣传150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500余人次,转介提供法律援助15人次,参与或促成矛盾纠纷化解2200余件。

凝心聚力 擦亮平安县市区品牌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深入推进法治津市、平安津市建设,将平安建设纳入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和年度绩效考核。

全市9个镇(街道)全部组建了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依托镇街综治中心,配齐全市168个网格力量,布建高清探头4727个,构建了“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的基层治理体系。

为加强社会面管控,开展了“警灯闪烁”专项行动,清查场所900余家次,有效降底了街面“两抢一盗”案件发案率。坚持严打高压态势,去年侦破各类刑事案件294起,有力维护了地方和谐稳定。

黄旭峰表示:“津市法治政府建设已然迈出坚实步伐。我们将凝心聚力,努力营造稳定、公正、透明、可期的法治环境。以政府有为,推动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社会有序,力争使法治政府建设成为津市对外展示形象的亮丽名片。”

责编:张岚

来源:华声在线

今日热点
焦点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