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首页 | 湖南

【发现湖南】上古时期的湖南何其光辉灿烂

2019-01-10 07:02:5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龙文泱 邓晓丽 陈琳玲] [编辑:印奕帆]字体:【  
“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革,盖亦山国荒僻之亚。”曾国藩对湖南的描述,是长久以来人们对湖南的印象——-边陲蛮荒之地。屈原被流放至沅水、洞庭湖一带,贾谊被谪为长沙王太傅,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怀化市洪江市),刘禹锡和柳宗元分别被贬至朗州(今常德市)和永州……历史上众多文化名人被贬官至湖南,更加深了后世“蛮荒之地”的刻板印象。

湖湘大地,炎帝、舜帝、大禹足迹深深

传说中,华夏文明的三个重要奠基人——炎帝、舜帝、大禹都在湖南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炎帝发明耒耜、教民耕种、制作弓箭、尝草兴药……因误食断肠草“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当时的茶陵,就是现在的株洲市炎陵县。

位于炎陵城西鹿原陂的炎帝陵自西汉时有陵,唐代奉祀。公元967年,宋太祖钦命在陵前立庙,同时诏禁樵采、置守陵户,此后历朝历代祭祀、修葺不断。“炎帝陵祭典”已成为传承炎黄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炎陵县东北部的神农谷植被茂盛,相传为炎帝采药之处,是今人清心养肺的佳地。

《史记》称,舜帝“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 经过多年寻找,2004年,考古工作者终于在九嶷山发现了宋代舜帝庙遗址,这是目前所知经考古发掘证实的年代最早的舜帝陵庙。

洞庭湖君山岛,二妃墓畔,湘妃竹上“泪痕”斑斑。相传,二妃寻夫至此,忽闻舜帝逝世的消息,肝肠寸断,不治身亡,葬于岛上。

“楚国王室和公族一直以华夏后裔自居。战国时期,湖南全域尽入楚境,九嶷山是楚国的南部边疆。就在这个时候,舜帝南巡葬于九嶷的传说出现了。”郭伟民认为,这个传说的产生是大一统时代政治文化认同的地理标志,极有可能是楚国为了巩固疆土、争霸中原,完成了“舜葬九嶷”传说的文化构建。

在衡山,传说大禹治水留下石碑。这一带,有很多大禹的传说及带“禹”字的地名。根据文献记载与现场考察结果,禹碑遗址范围被确定。但遗址中的巨石是否为原碑尚有待考证。

古代传说和考古实证的暗合,让上古时期的真实湖南逐渐浮现。

■大事记

湖南上古历史

与年代的重建(年表)

30多年来,湖南考古人用埋藏在湖湘大地里的文物重建了湖南地区迄今50万年以来到王朝纪年之前的考古学文化年表,序列完整,几乎没有缺环。

旧石器时代(距今50万年至1万年)

1.虎爪山文化(距今50万年至20万年)

2.鸡公垱文化(距今20万年至10万年)

3.乌鸦山文化(距今10万年至5万年)

4.伞顶盖文化(距今5万年至2万年)

5.十里岗文化(距今2万年至1万年)

新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至4100年)

1.彭头山文化(距今1万年至7300年)

2.皂市下层文化(距今7500年至7000年)

3.汤家岗文化(距今7000年至6300年)

4.大溪文化(距今6300年至5300年)

5.油子岭文化(距今5500年至5000年)

6.屈家岭文化(距今5000年至4500年)

7.石家河文化(距今4500年至4100年)

后石家河文化(距今4100年至37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