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的科普名著《时间简史》2025新版由湖南科技出版社推出。新版梳理了近20年来的宇宙学新发现,增加了12张全新高清照片、30个注释(术语解释、背景补充、前沿进展、拓展阅读)和1份宇宙认知年表。本文是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苏德超撰写的书评(有删减),在经典新读中,读者或能进一步理解时间。
苏德超
霍金在全球知识界享有崇高的声望,很多人将其视为“继爱因斯坦以来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这不单是因为他在科学上的成就,也因为他同时在做哲学思考和神学思考,只不过他的神学是反神的神学。阅读《时间简史》,我们不难看出,作为这本书的作者,霍金的主要角色甚至都不是一位科学家,而是一位哲学家和神学家。
作为科学家,霍金在《时间简史》中提出了一种特定的量子引力理论设想,试图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统一起来。为了解决费曼路径积分方法在量子力学中的技术难题,他提出通过引入“虚时间”,将欧几里得空间延展到无限。这样一来,时间和空间便不再是单独且孤立的存在。这不仅避免了奇点带来的物理定律崩溃的问题,同时也让宇宙的时空结构变得“有限而无界”,也就是没有明确的开始或结束。霍金将这种宇宙模型比作地球:从真实时间的角度看,宇宙的“开端”(大爆炸),类似于地球的北极,而 “终点”(大挤压)则类似于南极。在几何上,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并无独特之处;同理,从虚时间的视角来看,所谓宇宙的起点和终点也只是人类自己定义的概念而已。霍金的量子引力模型要想成为坚实的科学理论,还需要能被观察、被验证而且被证实,从提出新预言到最终被证实也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作为哲学家,霍金在《时间简史》里表达了他对现代哲学的强烈不满。哲学是对智慧的热爱,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这种热爱起源于惊异和闲暇。突然有一天,司空见惯的现象在我们眼前显得有些不同,而我们居然还有时间来追问这些不同,这时,哲学就开始了。我们希望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的使命是什么,由此出发,我们也就需要知道周围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宇宙本质是什么,它又是怎样从过去演化到了今天,往后还会通向何处。这些宏大的问题占据了传统哲学家们的绝大多数时间。但正如霍金所批评的,随着19世纪以来科学的专业化和数学化,哲学学者已经跟不上科学理论的进步,他们似乎忘记了先辈们的问题,转而只关心语言的表达。就连20世纪最为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维特根斯坦也宣称,接下来哲学的任务仅仅是做语言分析。霍金批评道:太堕落了!
哲学家霍金想要重拾被20世纪英语世界哲学所放弃的那些宏大主题,他想要给出一个万物理论:从我们关于宇宙的图像到时间和空间,从大爆炸到宇宙基本的力、粒子和黑洞,从时间箭头到宇宙的起源和命运,最后是物理学的统一。在这个意义上,包括《时间简史》《大设计》等在内的霍金的科普著作,显然是哲学著作,尤其是科学哲学和科学思想的著作。
…………
值得一提的是,霍金之所以对这些宏大主题感兴趣,很可能跟他的家庭环境有关。他的爸爸弗兰克·霍金是牛津大学的医学生,喜欢神学辩论,热衷研究神学。他的妈妈伊莎贝尔·霍金是牛津大学PPE(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值得一提的是,包括武汉大学在内的很多国内高校都开设了这个专业。
小时候的霍金成绩并不好,小学一年级全班倒数第三。但他并不在乎,他自我欣赏,更关心他感兴趣的事情。小霍金做起事情来特别专注,据他妈妈讲,有一次他研究农耕机的零件构造,别的孩子爬到了他的头上,他都毫无反应。
因为气管切开术,霍金丧失了说话的能力。因为渐冻症,霍金被困在了轮椅上。跟常人相比,身体带给他的快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正是通过阅读和理解霍金,我更深刻地领悟到,苏格拉底为何要拒绝学生帮助他逃出囚室的请求。学生只看到了雅典的监狱囚禁了苏格拉底的肉体,而苏格拉底却看到了他的肉体囚禁了他的灵魂。我们曾经长时间关注到霍金活跃而深邃的思想如何被局限在一架轮椅和一具躯体所组成的混合物中,毫不起眼甚至显得怪异。作为一位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这是霍金的不幸。他不再能够去做那些复杂、精巧又漫长的数学演算;但这也是霍金的幸运,他不得不像小时候那样飞快却断续地说话,去“压缩”他的思想,去关注更为宏大的主题:那是整个宇宙的命运,那是我们渺小人类的所有希望之所在。
在一篇纪念爱因斯坦的文章中,霍金写道,过去100年间世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在科学而不是政治和经济;最能代表20世纪科学进步的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方程将与宇宙同寿。霍金的这些评价是爱因斯坦拒绝担任以色列总统的理由的遥远回声:政治是暂时的,方程却会永恒。
作为一名哲学教师,我当然理解自然科学的伟人们更关心宇宙。但在这里,我却想小小地提醒读者朋友们:我们无法永恒,我们只活在当下。假如意识到了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将更为珍视霍金在《时间简史》中为我们所做的从宇宙创生到宇宙终结的全部解说。哪怕实在的时间真的只是臆想,但我们就活在这个臆想的世界里。我们是时间中的存在。我们喜欢我们身边的这些时空碎片,也喜欢像霍金这样的伟大科学家把这些碎片拼成一个整体的努力。
阅读《时间简史》,让我们理解时间。
一个人尝试着理解时间,犹如一滴水颤抖着融入大海。
责编:潘华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