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玺 李婉溶
3月30日上午,蔡和森红色精品思政课启动仪式在双峰大会堂举行,并进行首场课堂展演,600余名双峰青年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代表参加。这场由双峰县委宣传部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创作的思政课堂,深入挖掘、研究蔡和森生平事迹和革命精神,精心打磨呈现,引导学生和青年党员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精心打造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分中心、湖南省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基地、蔡和森与党的建设研究基地、刘铁峰名师工作室等高水平学科平台,为思政课提供思想性和理论性资源供给,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思政课建设展现新作为。
守正创新,立足湘中“热土”,打造精品课堂
受欢迎的思政课,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做法是守正创新,深耕湘中红色“热土”,打造一系列增进思想认同、引发情感共鸣的精品思政课。
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100多年前的蔡和森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他的选择是——革命之路。这一选择充分体现了蔡和森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当……”在蔡和森红色精品思政课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刘莎娓娓道来,引发大家共鸣。
蔡和森红色精品思政课通过分层次、分众化打造“3+3+N”堂蔡和森红色精品思政课,已完成面向党员干部的3堂课《忠诚印寸心——向蔡和森学习忠诚于党、坚定信念的品格》《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向蔡和森学习干净做事、廉洁奉公的品格》《与人撑巨艰——向蔡和森学习担当作为、服务人民的品格》,面向青少年学生的3堂课《勇敢追梦的蔡叔叔——信仰的力量》《蔡叔叔的“红宝书”——学习的力量》《蔡叔叔与他的同学——团结的力量》,面向社会群众打造的“文化传承·声生不息”主题系列短视频10多个。
“一堂引人入胜的思政课,应当兼具丰富多元的信息与元素,以精彩纷呈的故事作为载体。”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意认为,打造精品思政课,离不开娄底的深厚“土壤”。
目前,该学院已打造蔡和森红色精品思政课、青年毛泽东首次游学精品思政课、陈润霖“教育报国、工业兴国”精品思政课、红二军团长征司令部旧址精品思政课、“红色锑都 百年担当”锡矿山红色精品思政课等一批精品思政课。
铸魂育人,推动多元融合,创新关键课程
把思政课锤炼成“金课”,要做到有的放矢、强化内容、创新教学,更要发挥教师关键作用。
针对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六要”标准为指引,凝练“教育者先受教育”理念,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机制。
以此为基础,学院坚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提升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严把人才培养政治关。
有的放矢,让思政课“立”起来——该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入选湖南省应用特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入选教育部特色专业、省一流专业,扎实的学科基础,为思政课提供资源。
大小课堂融合,让思政课“亮”起来——在教师中采取“沉浸式”体验、研讨交流、集体备课相结合方式,促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开展大学生“红色思政课”主题宣讲活动,充分利用湘中红色文化资源,服务中小学和社区群众。
体系贯通,让思政课“活”起来——建立纵向跨学段、横向跨学科的交流研修机制,纵向实施娄底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组织大中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开展大中小学学生阅读经典理论著作;横向跨学科交流以思政课程为切入点,推动建立思政课教师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交流机制,以及思政课教师的院际和校际交流合作。
依托行走课堂,构建沉浸式思政教育模式,学院组织学生前往湖南省博物馆、岳麓山、蔡和森与蔡畅故居、中央苏区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地教学,学生结合亲身研学,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感悟中国革命历史真谛及红色文化的内涵。
知行合一,培育时代新人,服务地方发展
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师生宣讲团,年均开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主题宣讲30场,覆盖群众超1万人次;“青春向党 红色筑梦”团队走进乡村,为乡村学生设计思政课;创新开展“麦芒计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1800余名大学生走进娄底各地,开展安全教育……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思政课堂与实践教育紧密结合。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构建“三全育人共同体”,形成“教书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的综合育人体系,全方位促进学生成长。该学院以“青马读书会”“谢博士讲党史”等活动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以“麦芒计划”“青春向党 红色筑梦”实践调研团为平台,锻炼学生的社会调研能力和服务意识。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校合作,与蔡和森纪念馆、娄底市爱乐行研学基地、新化红二军团长征司令部旧址、油溪桥村、锡矿山展览馆等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与娄底市第八中学、第二中学等学校建立实习基地;与地方政府共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8个,年均组织党员干部培训500人次。
该学院还每年开展“未来教育家”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将专业教学与竞赛相结合,探索品学兼优、知行融合的高质量人才培养路径,提升学生的教学技能和综合能力,为其未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扎根湘中大地,服务娄底发展,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动融入发展浪潮,为培育时代新人贡献应有之力。
责编:欧小雷
一审:欧小雷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