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湖南|“长株潭融城跑起来”全国主流网媒采访采风活动首站走进株洲

2023-09-22 12:43 [来源:央广网] [编辑:刘畅畅]
字体:【

央广网株洲9月21日消息 9月19日,“长株潭融城跑起来”全国主流网媒采访采风活动首站走进湖南株洲。一天半的时间里,50余家网络媒体记者和网络名人深入株洲,访北斗、探绿心,走进三一智慧钢铁城……制造名城呈现出包容开放与蓬勃发展之势,采风之行“干货”满满。

采访团走进中国动力谷展示中心,直观了解株洲“3+3+2”现代工业体系(央广网发 龙兴 摄)

央广网记者打卡中国动力谷展示中心(央广网发 龙兴 摄)

走进动力谷展示中心和中车株机科技文化展示中心,贴满专利证书的“专利墙”引得大家纷纷拍照记录、连连称赞。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模型、一幅幅照片、一段段影像,伴随着解说员的讲解,制造名城的实践画卷铺展开来。中车株机城轨事业部总成车间,一辆辆即将下线的列车排列整齐,蓄势待发,彰显着世界级先进轨交装备产业集群的硬核实力。

“通过这次采风活动,我才知道株洲为什么能打响制造名城、幸福株洲的名片。”“@潇湘眼”作者赖诗妮感叹道。

采访团来到市民中心医保服务专区采访(央广网发 龙兴 摄)

在市民中心医保服务专区,办理业务的市民运用公共服务自助一体机,使用方便快捷。株洲市从2014年开始率先在三市推动医保互认,实际解决了株洲市在长沙、湘潭两市流动就业人员医保缴费年限互认的需求。株洲市医疗保障事务中心主任袁俊伟向采风团介绍,“株洲市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异地就医住院实行‘免备案’,享受直接结算服务。”

采访团走近株洲市中心医院(央广网发 龙兴 摄)

在家门口就能看名医,看好病,是很多市民朴素的愿望。现在,在株洲,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湘雅医院名医的治疗。

走进株洲市中心医院门诊部,湘雅二医院骨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王万春正在为患者看诊。近年来,该院全力推动融城学科共建,已与10多位湘雅医学专家共建工作室,打造家门口的“湘雅名医”。

“走访株洲过程中,近距离感受到长株潭一体化为民生加码、切实惠及长株潭都市圈市民的成果。”人民网实习记者曾愉捷赞叹,“特别是在医疗保障建设和医疗资源共享方面,随着医保公共服务不断升级,长沙、湘潭的参保群众在株洲就能够办理医保事项,给长株潭居民生活带来很大便利。株洲市中心医院与中南湘雅医学院深入合作,带动株洲地区医疗水平发展,都市圈市民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快捷的医疗服务。相信随着长株潭一体化的持续推进,长株潭地区居民也能够在'美美与共'中,不断增强幸福感、获得感,享受一体化发展带来的红利。”

来到长郡云龙实验学校,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教学楼,孩子们在操场上欢快地奔跑、投篮,尽情享受课间的美好时光。

长郡云龙实验学校坐落在长株潭融城核心区域,也是轨道交通、北斗产业的集聚区,吸引了大批高层次人才干事在此创业。留住人才,教育配套是关键。该校2019年建成投用,师资由郡系名师+骨干教师+长郡集团校跟岗培训教师组成,教师研训、教学资料、教学进度、教学检测、教学评价同长郡教育集团课程中心实行“五统一”。

天上星星参北斗,北斗园区看株洲。在株洲北斗产业园,采访团先后来到赛德雷特、椭圆星空,听取公司相关负责人的情况介绍,深度挖掘产业亮点。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株洲北斗产业园累计签约入园项目31个,签约资金超80亿元,基本涵盖从芯片研发、整星制造到卫星营运,初步构建了商业卫星制造产业链,园区产业不断集聚,创新生态不断优化。10月下旬,2023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将在此盛大召开。

株洲火车站候车大厅(央广网发 龙兴 摄)

“株洲火车站已有百年历史,新建的火车站高端大气,期待我们萍乡站也有被改建的一天。”参观完株洲火车站,感受到“轨道上的长株潭”奔跑速度,网络名人李鑫在@聚萍乡微博分享道。

来到三一智慧钢铁城,采风团实地参观了项目建设盛况,深入园区企业了解配套服务。作为三一集团落子株洲的首个湖南省十大产业项目、湖南省重点建设项目,三一智慧钢铁城总投资100亿元,三年来已引入51家规上企业,钢铁产业链条数字化生态平台已上线运营。

采访团一行走进三一智慧钢铁城园区厂房(央广网发 黄珂岚 摄)

“三一智慧钢铁城的产业链运营模式,以强引强,能够很好地带动钢铁行业的发展。随着长株潭融城的深入,三城产业错位发展,协同创新,全国重要增长极未来可期。”国际在线记者周雨晴说。

株洲不仅有科技创新的“硬”实力,此次采风活动,也让采访团看到了株洲“钢铁直男”的另一面。

长株潭“绿心”九郎山省级森林公园(央广网发 龙兴 摄)

“好美啊!”傍晚时分,采访团乘着观光车游览长株潭“绿心”九郎山省级森林公园,群山连绵,郁郁葱葱,凉爽的秋风拂面吹来,令人心旷神怡。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市地标神农塔已被点亮。采访团登上神农塔,俯瞰株洲美丽夜景,打卡最新建成通车的清水塘大桥,感受株洲人文魅力。

“此次株洲站的采风活动,让我感受到株洲的发展气象万千。株洲从原来的老工业城市蝶变成了一个科创新城,这些变化值得我们用笔触去记录,以鲜活的形式去呈现。”光明网记者赵嘉伟如是说。(见习记者黄珂岚 实习生龙兴 通讯员文樱 刘丽平)

来源:央广网

责编:刘畅畅

来源:央广网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