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安宁、空气更优质 “最严限炮令”后又现“岳阳蓝”

2017-02-13 09:51 [来源:岳阳日报全媒体] [编辑:金灵]
字体:【

收缴非法经营的烟花爆竹 通讯员 徐 畅 摄

炮台山社区工作人员元宵节上门店宣传限炮 记者 黄 梅 通讯员 彭 艳 摄

每逢元宵佳节,不少市民朋友都会选择以燃放烟花爆竹的方式送新年。然而,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噪音扰民、污染环境,甚至造成火灾、爆炸事件,严重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各界反响强烈。节前,岳阳市委、市政府启动了我市中心城区史无前例的限炮行动,这场堪称史上最严的限炮行动,决心大、措施严、效果好,安全、祥和度佳节的气氛不仅丝毫未打折扣,文明、环保闹元宵的方式也受到市民的一致认同和点赞,由此也打响了我市持续禁炮工作的发令枪。

顺民意 决心大

举全市之力开展“先限后禁”治炮行动

1月24日,我市中南市场由燃炮引发的突发事故,再次给烟花爆竹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如何杜绝烟花爆竹因大面积、长时间燃放带来的安全隐患,保障市民度过一个安全、喜庆的元宵佳节,有效限制是关键。

2月4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忠雄在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时,特别强调要狠抓烟花爆竹领域和薄弱环节,并就中心城区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2月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和生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专题研究中心城区限(禁)炮工作,明确元宵节在中心城区实行严格的鞭炮燃放限制,为后段开展全面禁炮行动创造条件。

2月7日,市长刘和生再次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召开专题会商会,这次会议一直开到深夜,在充分听取部门建议、群众反馈,并考虑市民节日需求后,达成一致意见:举全市之力,对中心城区实施“先限后禁”的治炮措施。元宵节当天限制3个时间段,开放9个燃放点,其他区域、场所一律禁止燃放。

此时距离元宵节仅有3天,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唐道明,分管副市长黎作凤亲自部署、现场督查,指挥开展“限炮行动”。

2月8日,一份《关于市中心城区2017年元宵节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正式向社会公众发布,标志着中心城区限(禁)炮模式全面开启。

“坚决拥护,一定要禁放。”“是办好事!过节不放炮,移风易俗好!”“改变观念吧,鞭炮导致的雾霾太让人难受了……”一时间,在岳阳网、江湖那些事、岳阳市政府网、岳阳城管等网站和热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通告留言板上,一条条留言和一次次点赞无不道出了全体市民的心声,也体现了老百姓对党委政府这一决定的全力支持和拥护。

范围广 措施严

部门通力协作推动“限炮”全覆盖

治炮是个系统工程,只有部门分工合作、联动执法,责任下沉一线、分到街区,市民共同参与、自觉遵守,才能实现从末端管控到源头治理。

市城管局第一时间向全体市民发出公开信,公布24小时监督举报电话,印制10万余份通告,对管辖路段开展入户宣传和上门劝导,在公园广场设立引导区域和温馨提示,出动10余台宣传车、利用9块大型户外广告电子屏,通过电视、报纸、手机报、网络、微信等各类媒体滚动式、动态性、全方位宣传,并联合公安、安监、工商等部门对烟花爆竹市场进行了集中整顿。

中心城区“四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宣传进街道、入社区、到每户,严格督查、监控、执法三到位,持续保持限炮禁炮在行动状态。

同时,全市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均收到市政府发出的元宵节期间不在单位院内燃炮的通知,并要求传达到干部职工及家属层面。各单位迅速动员部署,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当好表率、带头执行,把好自己的人、管好自己的院落,做到“零燃放”。

元宵节当天,市城管局城管队员全员出动,对责任区域内32条主要干道、6700多个临街商铺门店以及公园和广场等9个指定燃放场所实行24小时值守和执法;该局还成立了3个专项督查组,采取“三查五看三问”的方式对城区“四区”范围开展全天候、不间断的督查;市委、市政府督查室派出专人全程参与,形成持续治炮的高压态势和震慑力。

各区主职和分管及具体负责人也纷纷上街“过节”,督查指导辖区范围限炮禁炮工作;每个社区路口、偏街小巷门店、居民区内,都可以看到身着制服的社区城管和巡查宣传车;公安、消防等部门均布控在城区9个燃放点指挥交通秩序和处理突发情况。

短短时间内,这场“史上最严”的限(禁)炮行动迅速在市区每一条街道、每一个社区、每一个院落全方位铺开。

市城管局局长陈克祥告诉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这次元宵节政府发布限(禁)炮通告,不仅管控最严、处罚最严,而且问责也堪称最严,目的就是要先限后禁、以限促禁,推动全面禁炮,切实改善城区空气质量,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效果好 百姓赞

节日气氛不打折 市民享受别样佳节

上周六是元宵节,“治炮令”下的岳阳比往年静谧、清爽了许多,垃圾量大幅度减少,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观,烟花爆竹惹的祸也少了很多,市民朋友难得地享受了一个天蓝云淡的别样佳节。

闹元宵无须放鞭炮。家住湖畔新村附近的刘女士说,尽管今年元宵节中心城区没有大规模燃放烟花爆竹,但丝毫没有影响到节日的气氛,社区通过猜灯谜、看花灯、舞狮子等形式,呼吁居民过一个环保的传统佳节,这种形式正是文明城市的象征。

元宵节当晚,南湖广场人头攒动、车水马龙,不少市民聚集在广场中心的音乐喷泉边欣赏水花,围拢在大型灯饰造型前拍照留影,不时也有部分市民带着鞭炮搬放到划定的安全区域燃放。“我们来南湖广场并不是要看多漂亮的烟花,主要是感受节日气氛,欣赏城市美景。”一位市民告诉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相比以往到处烟花开遍的情形,这样划定规范区域燃放、观看烟花的形式更为安全、方便、合理。“这个元宵禁得好更静得好。”在白石岭附近生活了20多年的王娭毑感叹,以往一到过节就鞭炮满天飞、炮声烦人心,这次政府推出限炮措施后,明显感觉到炮声少了、安静多了,这个节也过得舒心多了。

从相关部门的统计看,大部分市民都主动积极响应了政府限炮令,城区鞭炮燃放现象比往年减少了90%以上。市民普遍反映,今年元宵佳节市内各禁放区域和禁放时段安安静静,几乎听不到鞭炮的响声,即便是在晚上八、九点燃放烟花爆竹的高峰时段,也只在会展中心、南湖广场等规定区域听到了零星的炮声。燃炮所产生的垃圾也大幅减少,同时比较集中,便于环卫工人及时清扫。

此外,元宵节当天和第二天,主城区空气质量明显改观,三项主要污染物浓度下降明显,空气质量达到二级良好状态,“岳阳蓝”又一次“刷屏”市民的微信朋友圈。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敏文 通讯员 徐 畅

责编:金灵

来源:岳阳日报全媒体

今日热点
焦点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