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中心商圈5年平均增速14.5% 被誉为"三湘第一商圈"

2016-12-23 15:39 [来源:株洲新闻网 ] [编辑:金灵]
字体:【

位于中心商圈核心区域的株洲百货

位于中心商圈核心区域的株洲百货

图片1

株洲新闻网12月22日讯(记者 廖喜张)株洲市中心商圈消费总额占全市比重维持在1/3左右,5年平均增速14.5%,有着“三湘第一商圈”的美誉。近日,市统计局发布最新县区分析成果,对市中心商圈的现状及发展中遇到的挑战进行研究,并就未来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该研究由芦淞区统计局完成。

怎么样

拥有18类103个专业集贸市场

株洲中心商圈是全市商业中心,位于芦淞区,处于京广线与浙赣—湘黔线交汇点,坐拥中南地区最大的服装市场,2010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35.4亿元,2015年达到266.2亿元,5年平均增速14.5%,消费总额占全市比重维持在1/3左右。中心商圈拥有服饰、百货等18类103个专业集贸市场,王府井、家乐福、平和堂、家润多等知名商场汇聚于此,大汉·希尔顿、汉华商业广场、金冠服饰大楼、金轮、金谷、欧洲城等市场建成开业,被誉为“三湘第一商圈”。

但在产业结构、发展质量、产业链条、行业人才,以及配套设施上,中心商圈仍存在不足和短板。如近期芦淞市场群经济调查显示,只有15%的商家建立了电子销售渠道,全年电子商务销售额只有3亿元,仅占商家销售额的0.5%,不少服务都停留在传统模式上。除批发零售业外,其他行业还没有极其明显的比较优势,营业总额还未占到全市同行业总量的1/3以上,虽然多点开花,但优势不突出。同时,还缺乏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也缺乏领军企业。

比比看

仅有1个店王大型商场较少

目前,我国城市商圈主要有都市中心商圈模式、特色消费商圈模式、社区生活商圈模式、电商虚拟商圈模式和混合形态商圈模式五类发展模式。该研究认为,株洲市中心商圈属于都市中心商圈模式,具有城市内最大体量和最广域辐射力,具有大型商业街、超大型购物中心和金融商务办公等功能。但与国内顶级商圈对比,株洲中心商圈在大型商场及票房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比如,店王数量和单店营业收入都低于其他顶级商圈。目前株洲中心商圈仅有1个店王(销售额20亿元以上门店),即株百股份(近年维持在20亿元-25亿元之间),而其他顶级商圈至少有2个以上店王,同时单店销售额低于其他商圈5亿元以上。同时大型商场相对较少。株洲中心商圈的综合大型商场为4个,较成都春熙盐市口商圈和南京新街口商圈分别少22和16个。另外,体验娱乐类消费规模也较小,中心商圈的夜生活主题、文化创意等业态都相对较弱。

怎么办

继续调优中心商圈功能分区

中心商圈要如何集聚人气?研究建议,按照当前商贸综合体的发展潮流,要积极促成株百股份与千金文化广场合作,就地转换为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现代购物中心,实现发展倍增效应。同时,要继续调优中心商圈功能分区,不断提高各大板块联系度,通过建设一批扶梯传送式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地下人防工程等方式,形成株洲百货、王府井、家润多、大汉悦中心等中心广场四大区域小融合,形成中心广场、钟鼓岭步行街、芦淞服饰城的大融合。

研究报告还建议,将中心广场商圈的城市战略规划进行公开招标,邀请雅颂(中国)、富尔达等专业城市策划机构参加,科学规划设计中心广场商圈,提升中心广场商圈的品质和容量。如在规划设计时,可考虑在中心广场人行道上,建设“二层人行通道”,与原有人行天桥对接,在“株百超市”、“王府井”、“家润多”等综合商场的二楼设立出口,让购物者可以直接从“王府井”二楼走到“株百超市”二楼购物,提升购物环境,增加“当街门店”数量,并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

责编:金灵

来源:株洲新闻网

今日热点
焦点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