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力争3年内集群规模达到500亿元级
——邵阳新能源专汽产业风生水起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戴鹏 通讯员 刘波 刘娟
1月5日,位于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三一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总装车间一派繁忙:每天80余辆各式工程专用车下线,其中不乏新能源工程车。
近年来,邵阳市以三一专汽等企业为龙头,抢滩布局专用车产业,打造了全球最大工程搅拌车生产基地;新能源专用车产业汇聚了112家企业,成为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产品连年保持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新能源专汽企业聚链成群,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近年来,我们致力于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持续推出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的新能源专用车。” 三一专汽总经理苟海成告诉记者,“邵阳造”工程机械在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和欧洲市场也深得客户喜爱。
三一专汽是三一重工的全资子公司,拥有混凝土搅拌车、自卸车、专用车底盘等主打产品。2018年,该公司落子新能源专用汽车赛道,首台电动搅拌车研发入市。短短6年,全球首台电动无人搅拌车、全球首台氢燃料电池搅拌车接连面世。
“三一专汽高质量发展稳健前行,也带动数十家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涵盖了从原料制备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全产业链,形成了资源配套、集群式发展的格局。”苟海成说,如今,新能源工程车来势迅猛,已成为邵阳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2021年起,邵阳市顺势而为,依托三一专汽新能源专用车生产基地,全力打造新能源专用车产业集群,让集群内企业协同攻坚、共同发展。
5家电子元件企业、8家动力电池企业、2家车载显示玻璃企业、8家电气设备企业、9家装备制造企业、5家光电元件企业、9家零部件本地供应商……邵阳市新能源专用车产业集群共涵盖了112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96家,已形成集原材料回收再利用、材料再制造、零部件制造、整车制造、充电服务、报废车辆拆解、动力电池金属塑料回收于一体的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产业链。
2024年1至11月,邵阳市新能源专用车产业集群总产值达302.5亿元,同比增长15.5%。建成全国最大的新能源搅拌车生产基地,产品占据了30%的市场份额,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锚定500亿元规模目标,转型向“数智化”要竞争力
1月5日,邵阳经开区三一专汽邵阳灯塔工厂里,一台台等待交付的搅拌车分外醒目。
“这是我们与普茨迈斯特联合研发的P9 G iONTRON电动搅拌车,曾荣获2024 INTERMAT创新奖特别奖,标志着该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一专汽搅拌筒自动焊接线项目经理蒲兴富满脸自豪。
“我们通过转型,向‘数智化’要竞争力。”蒲兴富告诉记者,三一专汽通过生产线的改造升级,建立了重型设备数字化柔性制造系统,实现了产能扩大120%、生产率提高100%、单位制造成本降低30%。公司研发了多个行业首创技术,成功解决了底盘装配线、车架铆接生产线、搅拌筒自动焊接线改造升级中的关键难题,平均六分钟,就可以下线一台搅拌车。
不仅三一专汽,纽恩驰(湖南)环境产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纯电动多功能清扫机、垃圾分类收运车、多功能清洗车、无人驾驶智能清扫车,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50多个城市广泛应用。近年来,该公司致力于开发“北斗+智慧环卫”应用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并成功入选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90批)。
目前,邵阳市新能源专用车产业集群拥有49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有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6家;近三年授权核心发明专利211项,主导、参与制定标准11项。
“科技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越来越多集群内企业把科技创新摆在首要位置。”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说,邵阳力争在未来3年内推动新能源专汽集群规模达到500亿元级,市场份额提升至45%以上,积极搭建国家级技术平台,每年专利产出量增长14%,并降低平均能耗6%,打造全国新能源专用车研发中心、智造中心和出口中心,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新能源专用车生产示范基地,着力向国家级产业集群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