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招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望城区加速培育“产业森林”

2025-01-05 07:53:3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谢璐] [编辑:刘畅畅]
字体:【

华声在线报全媒体记者 谢璐

1月3日,有为技术30万吨自然可降解新材料项目正式落户望城经开区。该项目分两期建设2条15万吨PGA生产线,全面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00亿元,将为全省新材料先进制造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2024年12月末,中声海洋、纳维智造科技、嘉晟大飞机零部件等20个优质产业项目集中签约落户,涵盖望城区5条重点产业链,总投资195亿元。

长沙市望城区持续紧扣“一特两主”(智能终端、新材料先进制造、食品医药产业)产业定位和“一江两岸”发展纽带,着力构建产业集群、完善产业生态,培育一片郁郁葱葱、生生不息的“产业森林”。

引植龙头“巨木”,五大产业集群强势崛起

2024年7月,永杉锂业4.5万吨锂盐项目二期首批电池级碳酸锂产品下线,助力我省加速形成“锂盐—前驱体—正负极材料—电池”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链;

10月,华纳高端原料药及高级医药中间体项目开工,项目全面投产达效后,可实现年产3000吨高端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为望城打造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注入新动力……

12月,长沙比亚迪电子二期项目投产,新增智能终端年产量1000万台以上,年产值超100亿元,推动长沙智能终端领域产能再跃新台阶……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硬支撑”。望城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望城区委书记秦国良表示,望城区注重规划引领,强化统筹观念,紧紧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招实引强,聚焦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培育成长性高、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近年来,望城区“提着篮子选好菜”,围绕“一特两主”产业定位和智能终端、先进储能材料、绿色食品、医药医疗器械、新型合金5条重点产业链,按照“招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思路,既精准“招”、又系统“育”。

“拆开一台智能手机,里面几十个大零部件、上万个小零部件,我们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招商。”望城区招商干部介绍,一方面开展“裂变招商”,一次引进多家同类型企业或项目,利于集群形成;另一方面支持链主企业做大做强,利用其产业链带动效应,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望城。

引入利亚德后,该区快速引进4家上游配套企业就近布局,大幅降低了该企业的采购及运输成本;随着比亚迪电子二期的投产,该区还将持续吸引结构件、显示模组、摄像头模组等6大核心模组优质链上企业进驻。

得益于科学的产业规划,望城产业项目“聚木成林”。智能终端产业链已聚集链上企业154家,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形成智能手机、通信终端、智能安防、汽车电子“多点发力”格局,比亚迪电子连续五年稳超百亿产值。先进储能材料领域“锂电池前驱体—正负极材料—电芯及PACK—循环回收利用”全链条不断完善,呈现锂钠新能源齐飞的良好发展态势。新型合金材料、特殊食品产业集群成为省级产业集群,医药医疗器械产业连续三年产值增速超10%,望城经开区入选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生物医药)百强。“一特两主”产业产值占全区规工产值比重提升至85%。

种好科创“新苗”,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

2024年9月14日,湘商总部基地正式落户望城区大泽湖海归小镇,随之落户的还有中南大学“一院一园一基地”等12个新项目,总投资83亿元。

当年的11月5日,望城经开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揭牌,当天便有正和工业检测、忆芯半导体、湖南珀若斯等15个科创项目签约入驻。

这些项目,既有研发总部、孵化平台、研究院,又不乏由知名教授团队牵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涵盖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和未来产业领域,均为科技水平优、成长潜力强的高“研”值项目。

近年来,望城区以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为契机,瞄准科创新赛道,以前瞻眼光谋划布局生命健康、信息技术、未来材料等一批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有明显支撑作用的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为经济发展引入“源头活水”。

为给新产业培育发展沃土,硬件上,秉承“把最好的地块留给科研机构、最好的风景留给科研人才”理念,该区在滨江22.25平方公里黄金地段,举全区之力打造拥有全国首个正式揭牌运营的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省会“十个重大城市片区”之一、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三基地”之一等政策叠加优势的大泽湖片区,近一年共铺排项目44个,“湘江未来城”成为星城投资热土。

即将投入运营的大泽湖·海归小镇研发中心(一期),可提供2300个工位,满足最多150家科技企业的“拎包入驻”需求,为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提供优质承载空间,吸引了永杉国际运营中心及研发中心、长沙量子研发中心等一批优质科研项目提前预订“席位”。

软件上,科学制定《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大泽湖基地发展规划(2024—2030)》等顶层规划,按照“长沙最好、中部最优”标准不断“加码”,出台“骨干人才10条”“海创园36条”等一揽子人才政策,精心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湖南省留学人员创业园等服务载体,招引建立湖南首家钠电研究院、湖南智电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趋势好的孵化平台,为科创“新苗”培育提供充足的阳光雨露。

(一审:罗江龙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

相关专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