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破浪风帆举——辞旧迎新看常德

2024-12-26 08:05:26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新沅江畔氤氲的常德魅力无限。宋才华 摄

常德举办2024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大会,抢滩前沿产业高地。刘蓉 摄

金天钛业成功上市。(金天钛业公司供图)

常德经开区航天镁合金生产车间。罗勇 摄

常德高新区中联重科智能农机有限责任公司,新一代无人驾驶谷物联合收割机生产线一片火热。向波 摄

丰收的港中坪。宋才华 摄

姜鸿丽

2024年成绩单

2024年,是常德发展史上极为特殊、极其难忘的一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常德,深入常德河街、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考察,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为常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让常德人民备感荣光、备受鼓舞、备增力量。

一年来,常德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三个高地”、推进“二次创业”,全面实施“六大攻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左右(预计数,下同),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8%。

向新而行,培塑产业体系

产业集群升级提质。着力改造提升轻工纺织、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文化旅游四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数字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造三大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常德市工业增加值达1500亿元。抢抓合成生物制造新赛道,设立5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举办首届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大会。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6.1%。深化“智赋万企”行动,打造智能制造企业45家,上云上平台企业8428家。深入实施规模工业企业创新平台全覆盖行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突破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备案1681家。常德排名2024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榜第86位。

“五好”园区建设提速。优化园区主特产业布局,鼎城区液压油缸成为全市首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省级以上绿色园区全覆盖。常德高新区入选全国“专精特新”百强高新区。常德经开区获评省五星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经营主体结构提优。实行梯度培育精准扶持,实有经营主体达53.7万户,新增“四上”单位558家、总数达5410家。新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金天钛业成功上市。

多点发力,释放有效需求

有效投资持续发力。专班推动政策红利转化落地,谋划储备重大前期项目464个,大力推进项目建设,233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43.5亿元,沅水桃源枢纽二线船闸等109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石门电厂三期、汉寿徕木绿色智造基地、“宁电入湘”常德段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益常高速扩容工程即将建成通车。

消费需求持续释放。精心开展“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常德”主题活动,推出“跟着非遗去旅游”等7条旅游线路,接待游客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5%、10.9%。大力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电等消费21.3亿元。

开放合作持续深化。深入开展德企德品出海专项行动,57家企业外贸业绩破零、36家企业实现倍增,实体企业进出口增长15.1%,对非贸易增长72.1%。湖南华乐食品在全国率先恢复向新加坡出口生肉冻品,湘佳牧业成为全省首家冰鲜禽肉供港资质企业。

互促共进,提升城乡品质

城镇更新提质稳步推进。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常德河街提质升级改造规划、港中坪片区发展规划完成编制。改造老旧小区280个,新增公租房、保租房5776套。新建改造燃气管道48公里、污水管网80公里、供水管道170公里。

乡村全面振兴深入实施。耕地“两化”专项整治问题完成整改,建成高标准农田34.2万亩。鼎城谢家铺镇等394个粮食生产示范片、2302个示范点带动效应明显,粮食播种面积、产量连续21年保持全省第一。“和美湘村”建设加快推进,出台进一步促进脱贫对象稳定增收的二十条措施,消除返贫风险5785户、1.4万人。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建成国省干线公路64公里,改造农村公路286公里、危桥100座,建设安防设施1795公里。武陵区入选全国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县建设名单。洞庭湖区重点垸堤防加固一期工程、农村水源保障及灌溉能力提升工程、“千村万塘”扩容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实施农村供水水质提升项目52个。

量力而行,增进民生福祉

实事办理成效明显。省重点民生实事和市“六位”惠民实事任务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万人、公办学位6000个、医疗床位420张、养老床位1135张、停车位7205个,新建改造城镇和农村公厕193座、农村户厕4678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75台。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养老、低保、特困、残疾人、孤儿等保障标准稳步提高。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414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937户。县域普通高中发展经验全国推介。大力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惠及群众7万多人次。短篇小说集《月光紧追不舍》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加强常德丝弦、常德高腔、澧水船工号子等非遗文化宣传推介。常德运动员出征巴黎残奥会获得2金2铜的好成绩。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市城区全年重污染天数为零。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松滋河安乡深柳段、西洞庭沙河、沅水桃花源段获评湖南省“幸福河湖”。环柳叶湖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入选国家典型范例。安乡县被授予“博鳌亚洲论坛绿色发展基地”。

防患未然,守牢发展底线

防灾减灾扎实有效。科学应对历史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成功应对14轮强降雨及沅澧水、三口水系超警洪水过程,没有溃一堤一垸,没有垮一库一坝,没有因洪涝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重大风险防控有力。保交房项目交付率达90%以上,保交楼项目全部清零。

社会大局安定有序。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安全守底行动,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

刀刃向内,加强自身建设

依法行政不断深入。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市政协的民主监督,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34件、政协提案273件。认真吸纳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调研成果。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实施轻微和首违不罚180余万件,涉企执法检查频次下降29.4%。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创新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吐槽会”,解决各类问题超500个,减税退税降费56.1亿元。采取大宗原材料集中采购等系列措施,“一园一策”降低园区生产要素成本2亿元以上。普惠小微贷款、企业贷款利率降幅分别位居全省第一、第二。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教育入学、开办运输企业、开办餐饮店等17个“一件事”全部落地。

政风作风不断改进。深化基层减负赋能,精文简会、挂牌“瘦身”、“指尖”减负、“万能章”治理等成效明显。鼎城区“四清四减”改革经验获中央改革办专题推介。

2025年大干图

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锚定“三个高地”、推进“二次创业”的关键之年。常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任务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9%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 把扩内需、稳增长作为当务之急

深挖消费潜力。积极引进品牌首店、即时零售、大型连锁等优质商贸流通企业,提质打造一批智慧商圈、特色街区和夜经济示范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鼓励发展“文化+科技”新业态,打造更多具有常德特色的文化IP、文创产品、文旅线路。大力推进全域旅游。

激发投资活力。实施省市重点建设项目160个以上,完成投资450亿元以上,扎实推进石门电厂三期及铁路专用线工程、常德经开区合成生物学基地等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沅水桃源枢纽二线船闸、洞庭湖区重点垸堤防加固二期、临澧青山灌区现代化改造及融合发展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常德高新区特力液压中高端液压油缸智能制造二期等30个重点项目。

做强企业实力。实施企业梯度培育,整体提升企业能级,新增“四上”单位350家以上。持续推进企业上市,力争九申燃气、康普药业新三板挂牌。完善涉企政策“免申即享”机制,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深入推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用好“金融超市”“土地超市”,将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担保费率控制在1%以下。

2 把兴产业、提质效作为创业之要

壮大产业集群。推进产业集群培育攻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轻工纺织产业重在推动烟草稳定增长、调优结构,提高“德酒”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促进纺织服装壮大“链主”、延伸链条。装备制造产业重在推动工程机械完善配套、拓展市场,加快打造轨道交通装备、氢能装备、智能农机等新兴产业链。食品加工产业重在培优培强龙头企业,以精深加工和品牌培育整合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数字产业重在深化与行业头部企业战略合作,加快发展壮大电子器件、智能终端、数据服务等产业链。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重在推进能源和建材企业稳定传统业务、发展新型业务,新材料企业扩能提质、加快发展。生物制造产业重在引育合成生物制造链主型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推进“一中心三基地”建设,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合成生物制造新高地。

抓好产业招商。推进招商引资提质攻坚,新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消费及贸易类项目、“三类500强”及行业龙头项目各20个以上,力争在引进过五十亿、过百亿项目上实现突破。适应招商引资政策形势变化,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特色优势招商、应用场景招商。持续推动湘商回归,新增涉税经营主体50家以上。

建强产业园区。深入推进园区提质升级,着力提升园区产业集聚度和经济贡献度。全面完成优化管理机构、规范人员编制、剥离社会事务等改革,推动园区市场化建设运营。鼓励各园区根据主特产业定位,打造特色“园中园”,全市园区主特产业营业收入占比超过50%。积极发展“飞地经济”,支持各地与发达地区合作共建。

优化产业生态。加快“智赋万企”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争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高效融合,引进培育一批服务型制造企业。加快建立百亿投资基金矩阵,引入和壮大更多耐心资本,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3 把推改革、扩开放作为关键之招

全面深化改革。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构建汛旱并防与耕地置换协同推进机制等省重点改革试点上先行先试,在健全种粮农民稳收增收机制等6项市重点改革事项上大胆探索。

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开放能级提升攻坚,进出口总额增长8%。构建高层次开放通道,成功创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推动常德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建运营,支持产业园区与湖南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实现高质量开放发展,推动德企德品出湘出海,大力发展外贸供应链服务,支持引导企业开拓“一带一路”共建国家、RCEP成员国、非洲国家等新兴市场。

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攻坚,加快建设诚信、法治、服务、耐心、清廉城市,打响“宜商常德”品牌,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深入推行涉企政务服务全程代办,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达到90%以上。

4 把抓创新、重科教作为动力之源

促进科技赋能发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攻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升科创平台能级,推进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和中联重科产业研究院建设,支持企业组建转化中心、中试平台、研发飞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深化“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院士经济”。

促进教育服务发展。深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贯通“专业-就业-产业”通道。统筹优化大中专院校学科专业布局,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支持湖南文理学院合成生物产业研究院等产业科研平台建设发展,推动独立学院顺利转设。

促进人才支撑发展。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领军团队、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培育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和“常德工匠”。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支持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落实“人才绿卡”制度,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

5 把强“三农”、促振兴作为发展之基

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压紧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建设高标准农田35万亩以上,抓好鼎城港中坪、桃源枫树等一批高质高效粮食生产示范片区建设,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保持全省首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让种粮也能够致富。

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大力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特色产业,做强常德香米、常德蔬菜、常德米粉、常德茶油、常德红茶、常德甲鱼等六大区域公用品牌,支持“一县一特”“一县一品”竞相发展,打响“德”字号农产品品牌。围绕打造粮油、畜禽水产及预制菜、果蔬茶、休闲食品及常德米粉等农业全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合力共建和美乡村。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桃花源里和美湘村”。推进“千村万塘”扩容、水库除险加固等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持续推进高额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等领域综合治理,推动移风易俗。

6 把抓协调、促融合作为共进之举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推动江北江南城区协调发展,发展壮大现代工业、高端服务业和总部经济,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和经济贡献度。促进城市更新与城市体检有效结合,加快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更好唤醒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脉。

推进区域协作融合。深入对接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配套协作示范区。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区域发展战略,主动对接粤港澳、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加强经贸合作、产业对接,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主特产业,加快形成特色化差异化县域经济发展格局。探索市县园区合作共建、利益共享机制。“一县一策”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7 把优生态、美环境作为长远之策

抓好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6%以上,推动入河排污口应治尽治、黑臭水体动态清零,确保国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和污染土壤修复治理。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和林草湿资源保护利用。积极推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美丽河湖建设。常态化落实长江“十年禁渔”。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建材、化工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推广节能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装备,培育一批绿色低碳企业。积极发展清洁能源。

8 把惠民生、增福祉作为施政之本

办好重点民生实事。在扎实办好省重点民生实事基础上,深入推进“六位”实事惠民专项行动。城镇新增就业5.3万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万人以上;应对学龄人口变化趋势,优化调整学位资源布局;合理调整医疗、养老床位结构;稳步实施停车设施建设和停车资源共享;强化城镇公厕管理,继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抓好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及后续管理。

大力促进就业创业。推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抓好困难群体就业,引导支持多元创业、返乡创业。推动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动态清零,依法保护劳动者权益。

切实强化社会保障。稳妥有序做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实施工作,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实促进生育政策,加强普惠托育服务,加快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扩优提质基础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条件,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成果,积极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强化师生心理关怀和校园安全管理。

推进健康常德建设。培育国家级重点专科和中医优势专科。全面推进城市医疗集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共享。推行分级诊疗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支持文艺精品创作,传承好利用好、与时俱进发展好地方特色文化。

9 把保安全、守底线作为必尽之责

筑牢安全发展屏障。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抓好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水平。强化食品药品全链条闭环监管,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打好禁毒人民战争,坚决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调处化解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提升网络安全风险应对能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一审:龙晓龙 二审:邓望军 三审:鲁红)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