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发放社会救助资金481.7亿元
社会救助、养老服务、便民惠民……湖南发布民政工作近5年“成绩单”
长沙晚报12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俊)5年来,累计为困难群众发放社会救助资金481.7亿元,全省64.5万名高龄老人、3677名百岁老人享受补贴,福彩累计销售321.82亿元、筹集公益金100.45亿元……1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近5年全省民政工作有关情况。
保障279.48万名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5年来,全省累计为困难群众发放社会救助资金481.7亿元,保障279.48万名困难群体基本生活,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运用“大数据+铁脚板”实现精准认定对象、精准核算家庭经济状况、精准发放救助资金、精准救助帮扶,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牢牢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全省脱贫人口中78.71万人、防止返贫监测人口中31.54万人被纳入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基本生活救助范围,有效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
将提高城乡低保、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救助标准纳入民生实事,相比2020年初,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提高到703元/月、515元/月,增长19.56%、23.44%;全省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平均标准分别提高到98元/月、92.2元/月,增长38.03%、46.35%;散居孤儿和集中养育孤儿基本生活最低保障平均标准分别提高到1173.4元/月和1653.6元/月,增长21%和18.5%。用心用情用力为流浪乞讨人员服务,帮助29708名受助人员寻亲回家。
全省64万多名老人享受补贴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全面建立基本养老服务补贴、高龄津贴和百岁老人长寿保健补贴等制度,全省64.5万名高龄老人、3677名百岁老人享受补贴,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6.5万户,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36家。
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编制实施全省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打造“三湘怡养”养老服务品牌,围绕农村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和城市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累计投入5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资10余亿元,建成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3.12万个、床位34.81万张,城乡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96.9%、65.7%。
全面加强儿童关爱保护,完善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权益保障体系,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利剑护蕾”专项行动,率先完成孤弃儿童区域性集中养育,提高儿童福利机构“养治教康社”一体化发展水平,推动面向社会残疾儿童及家庭开展替代照料、康复训练、特殊教育等服务。联合多部门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累计巡查走访150余万人次,发放慰问金、物资8000余万元。
在20个市县开展婚俗改革试点
实现婚登机关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全覆盖,完成新中国成立以来婚姻登记档案电子化近2000万份,在20个市县开展婚俗改革试点,连续举办7届省级国潮集体婚礼,引导新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婚事新办简办。
持续倡导绿色生态惠民殡葬,启动殡葬改革综合试点,扎实开展殡葬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农村殡葬改革及散坟生态化治理两年行动,全省整治违建墓地13万余座,殡葬服务价格平均降价30%。
围绕“一件事一次办”,推动32个行政审批事项入驻省政务服务大厅,探索建立“容缺办、便捷办、帮代办”工作机制,推动民政53项服务入驻“湘易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建成84个“党建+公益+服务”示范阵地
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建成84个“党建+公益+服务”示范阵地。建立部门综合监管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累计依法查处非法社会组织489家,清理整治“僵尸型”社会组织2556家。引导全省3.6万家社会组织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稳岗就业中彰显社会责任,协调投入帮扶资金4.56亿元,帮助脱贫地区销售农产品2.46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4万余个。
持续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发展社区基金2292只,建成基层民政服务站(点)1.43万个,打造“湘当有爱·四季同行”“爱心改变命运”“迎新春送温暖”等慈善品牌,年均募集款物29.8亿元,帮扶困难群众600多万人次。践行福彩“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发行宗旨,累计销售321.82亿元,筹集公益金100.45亿元。
提升区划地名管理服务水平,深入开展“乡村著名行动”,传承湖湘优秀地名文化,全省共命名更名乡村地名9368条,设置维护乡村地名标志1.35万块,安装户门牌19.48万块,让每一条河、每一座山都有温暖的名字,承载更多乡愁。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