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伴导读
3000万人次!
今天(12月15日),长沙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大关。这是继2016年突破2000万人次后,长沙机场迎来的又一次重要里程碑时刻。
长沙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活动现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作为“湖南会客厅”,长沙机场此次突破意味着什么?数据背后的支撑何在?如何更好助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湘伴君走进长沙机场,探寻背后的经济逻辑。
3000万人次,
飞向130个城市
12月15日上午10点,长沙机场候机大厅,人潮涌动。
长沙机场正式宣布:2024年长沙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刻。
突破3000万人次,是长沙机场运行规模及保障能力新的历史跨越,也展示着长沙乃至湖南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
事实上,加快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枢纽,这些年,长沙机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从数据中窥见变化:
1989年通航时,年旅客吞吐量仅为6万人次,远不及如今单日的吞吐量;
从2009年突破1000万,到2016年突破2000万,再到今天突破3000万……15年时间,突破的速度越来越快;
通航35年,长沙机场累计运送旅客超3.65亿人次;
从只能飞往北京、上海、广州,到现在通达伦敦、内罗毕、新加坡等130个国内外城市,航线翻了数十倍;
……
有数据的“大增长”,也有游客出行的“小确幸”。
“准备时间短了,智能化水平高了,出行越来越省心了。”长沙机场第3000万名旅客芮海利说。
湖南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邱继兴为第3000万名幸运旅客芮海利颁发机票并送上鲜花。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长沙机场加快打造“友好机场”,增设上千个充电点位,创新采用自助值机、自助行李托运等智能服务。
就在今天,长沙机场宣布,将T1航站楼航班截载时间缩短至30分钟。
一系列暖心举措,让旅客出行效率更高,体验更优。
数据背后的“开放”底色
数据的跃升,映射的是发展的脉动。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国260多座运输机场中,旅客吞吐量超过千万人次的不到40个,超过2000万人次的有20多个。
“机场旅客吞吐量是反映所在城市门户枢纽地位,所在区域开放发展和经济动力强大等的重要指标。”长沙理工大学智能交通与现代物流研究院院长卢毅说。
按照约翰·卡萨达“航空大都市理论”的设想,机场与城市的联结,将产生一种新的城市经济形态,形成以机场为核心形成的综合型城市片区,最终彼此融合、互为一体。
流动的长沙,开放的湖南,活力满满,乘风而上。
随着中非经贸博览会的永久落户,湖南正加速融入全球。
“开放”,是一个关键词。
鲜花从肯尼亚的农场采摘,经14个小时“空降”至长沙红星花卉市场;
榴莲、椰青、山竹,随着长沙至曼谷全货运航线复航,越来越多的泰国生鲜出现在长沙老百姓的餐桌……
航空快速发展,强劲助力湖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通讯员 摄
“文旅”,是另一个关键词。
长沙大力推动航空与旅游的双向赋能,“四小时航空经济圈”辐射范围越来越广。
从远道而来的“入境游”,到周末“随心飞”来一次City Walk,城市文旅的发展带来旺盛的航空出行需求,航线网络的不断完善助推城市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
长沙机场,也因此成为长沙推动“网红”变“长红”,“流量”变“留量”的见证者。
下一个目标:
吞吐6000万人次
眼下,长沙机场第四代航站楼——T3航站楼建设正如火如荼。
最新信息显示,T3航站楼按计划已顺利完成F大厅混凝土主体结构、BCD指廊主体结构和金属屋面工程等主要工作节点,预计2026年6月30日竣工验收。
长沙黄花机场T3航站楼效果图。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供图
这是湖南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
根据测算,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规划设计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0万吨。
这意味着,项目建成后,长沙机场将跻身国内交通接驳方式最多、无缝换乘效率最高的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换乘大厅L1层效果图。
大手笔谋划,大视野布局,看重的是空中蕴藏着无限发展机遇。
卢毅认为,长沙机场的发展活力,展示着长沙能够成为“空中丝绸之路”中部重要节点城市的巨大潜力,也为长沙成为全国中部门户枢纽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总经理常希娟说,将推进基地航司建设,优化航班机型结构,同时,不断提升长沙面向RCEP和非洲等国际区域的辐射能力,努力把长沙机场打造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的国际航空枢纽。
逐梦蓝天,通用航空领域将成为重要补充,根据《湖南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21-2035年)》,到2035年,湖南将构建“1+13+N”通用机场网络格局,力争实现“县县有通用机场、乡乡有临时起降点”。
瞄准蓝天,飞向世界,“湖南航空”这篇大文章,值得期待。
文 | 于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