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联明带着低年级小朋友数萝卜。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摄
【人物】
朱联明,1968年生,浏阳市社港镇新安完小教师。他扎根偏远山区,教学37年,其中,在社港镇日清小学教学点坚守近20年,点亮乡村孩子们的希望,相继获评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全国模范教师等。
【日志】
11月26日,星期二,天气晴朗。
温暖而明媚的冬日,阳光像金色的绸缎,轻轻披在了校园里。
中午,低年级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兴高采烈地坐到了教室外的一小块花坛边晒太阳。
“同学们,你们看,这些小萝卜苗是不是又长高了一些?”年轻老师温柔的声音响起。孩子们小脑袋凑在一起,仔细观察着叶子,仿佛能读出大自然的秘密语言。
小花坛里的蔬菜,是我从2022年开始种的。当时,我从日清小学教学点转到新安完小,看到这片花坛荒废着,我便种起了菜。
孩子们心中对自然、对生命充满好奇和敬畏的种子,悄悄发芽。
“闲不住”,是我在日清小学教学点养成的习惯。
2004年,我在日清小学开启了一段近20年的工作。那时的学校,虽然简陋,但学生众多,欢声笑语回响在罗霄山脉深处。
随着社会发展,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寻找更好的生活机会。孩子们也随着父母的脚步,一个个离开了这个曾经充满欢笑的地方。
渐渐地,学校由有6个年级的完全小学,变为只有4个年级的初级小学,再缩小为仅有一二年级的教学点。
从2011年起,学校只剩下我一个老师。学生多的时候有20多人,少的时候只有几个人。到2020年,只剩下4个孩子了。
其实,我有很多去更好学校的机会。但从小家庭贫苦的我,深深理解一些家庭无法承担远距离就学带来其他支出的难处。
“我是老师,在哪里教书都一样!我不走!”这是我对那几位家长的承诺。
于是,我既当上了校长,也当上了全科老师;既是校医,也是心理辅导员。我还理所当然地成了采购员、环卫工、保安、绿化员。
在这里,每一个学生都像是我的孩子。早上迎接他们进校,中午给他们热饭,下午护送他们回家。
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需求,量身订制课程内容。从语文、数学到音乐、美术,甚至是科学实验,我都尽力去尝试。
在传统意义的教室之外,我们还开辟了大自然这另一间教室。春天,我们在山间寻找野花,学习植物的生长;秋天,我们收集落叶,制作书签,体会季节的更迭。
尽管外界的诱惑很多,但我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只要还有孩子在,我就会一直在这里,守候着这片教育的天空。
2022年,随着日清小学的孩子们顺利并入新校,我也来到新安完小,继续教育之路。
这里的教学体系更加系统、科学,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教学分工明确。满怀激情与梦想的年轻老师们,善于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他们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
这对孩子们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乡村学校撤并推进情况怎样,教育的初心与使命始终不变——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
今年9月,长沙市庆祝第40个教师节大会召开。会上,我作为全国模范教师被表彰。更令我欣慰的是,在这个舞台上,出现了我曾经的学生——湖南建筑高级技工学校教师沈亚仁,他与我一道,获评全国模范教师。
会前,他认出了我,激动不已。
会上,当主持人念出我和沈亚仁的名字时,我的心跳加速,眼眶湿润。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站在讲台上,用粉笔书写知识的模样;看到了沈亚仁在乡村学校里,那双渴望知识、追求梦想的眼睛;看到了我们共同走过的教育之路,虽曲折坎坷,但每一步都坚定有力。
大会结束,我们来了张合影。我看见沈亚仁的眼中对我的感激。我们彼此点头微笑,无需多言,那份师生情谊早已超越了言语。
从沈亚仁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在乡村教育一线坚守30余年的价值与意义。
正是这些学生的成长,让56岁的我,饱含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这份爱,不仅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干涸,反而在宁静与沉淀中愈发清澈、坚定。
在这条漫长而又充满希望的路上,我愿继续书写关于爱与梦想、关于成长与改变的乡村教育的故事。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