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项目“鄂温克驯鹿习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布冬霞在给驯鹿喂食。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徐行 摄
杨雯静
湖南日报《文学里的村庄·石榴花开》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书写了民族村庄的时代巨变,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深度诠释:文学经典巧切入,民族村庄看巨变
《文学里的村庄·石榴花开》报道范围广,内容挖掘深。通过深度访谈、现场直击等形式,深入挖掘文学经典笔下的各民族村庄的巨变,乡村振兴中的精彩故事。
湘西桑植,那首脍炙人口的《马桑树儿搭灯台》,记录了战争时期恋人间的悲欢离合,传递着桑植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四川凉山,人人皆知的悬崖村,“曾经一步跨千年,而今跑步奔小康”。宁夏西海固,曾经是“苦难”的代名词,如今是超越苦难后的灿烂,是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创造奇迹、书写辉煌的文学原乡。《文学里的村庄·石榴花开》中的故事,如同一幅幅生动画卷,让读者看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和作家们对乡土的深情。
情感共鸣:融媒报道显优势,真情感染触心灵
《文学里的村庄·石榴花开》系列报道设置文学原乡、主稿、背景故事、记者手记等栏目,配合连版美图和中短视频,全方位、立体化呈现出各民族村庄的风土人情和感人故事,让读者身临其境,引发情感共鸣。
短视频中,敖鲁古雅布冬霞和驯鹿的相伴相依,西海固人对文学发自内心的热爱,刘三姐故里人们山歌唱不停的快乐,刘亮程对乡村一草一木的细致观察,内蒙古草原上自由浪漫的爱情,桑植民歌手对着大山歌唱……无不令人动容。融媒新时代,《文学里的村庄·石榴花开》采用多元化呈现方式,实现多渠道融合传播,让读者感受到融媒时代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体会到新闻报道在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方面的重要作用。
时代价值:民族团结铸伟业,美美与共谋幸福
《文学里的村庄·石榴花开》聚焦不同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文化传承、人民生活等多个维度,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美美与共的文化特质,生动展现了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壮丽图景。
新疆作家刘亮程在古朴乡村中打造木垒书院;宁夏回族作家马金莲直言西海固不再是苦难文学;广西“刘三姐”成为全国爆火IP;作家迟子建向我们讲述使鹿鄂温克人和驯鹿的故事;精准扶贫的风吹进四川凉山,“悬崖村”从落后标志变成旅游招牌;鲍尔吉·原野用文字描摹内蒙古草原的善与美;湘西桑植的民歌如镜子般,映照出当地人民的情感与生活;阿来以诗人的姿态在阿坝州辽阔的地域上漫游,记录下中国西南地区的江河山川……
《文学里的村庄·石榴花开》系列报道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内容本身的精彩,更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下的累累硕果。
(作者系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