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气象看湖南|在美丽河街,“湘”遇古老非遗

2024-11-14 21:18:5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贺瑜] [编辑:贺瑜]
字体:【

华声在线11月14日讯(贺瑜)摸一摸常德木雕、品一品常德擂茶,“撒”一幅常德麻质画……11月13日,“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湖南行活动走进常德河街,感受城市文脉与市井烟火的交汇融合。

河街,是常德的记忆,也是文化的传承。漫步在古色古香的石街上,仿佛穿越回了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大码头”,那份繁华与喧嚣在耳边轻轻回响。如今,集聚众多非遗项目的河街已成为湖南文旅新热点,美丽河街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常德河街流光溢彩,游人如织。辜鹏博摄)

走近非遗,品味独特韵味

走进湖南千年古运河穿紫河畔的常德河街,只见麻石路两旁商铺林立,依稀可见当年戏院、洋行、会馆、茶楼、客栈遍布的盛况;古色古香的戏台上,常德丝弦、汉剧高腔、澧州花鼓等民间曲艺轮番上演……俨然一幅现实版“清明上河图”。

鸳鸯走马楼是以戏楼为主体,涵盖非遗戏曲、民俗曲艺、技艺传习等的主题展演场馆。走马楼外,立着一块节目演出牌,上面有一周内演出的门类、时间和场次。目前,鸳鸯走马楼的非遗演出均为惠民演出,一年计划演出300余场。

河街之上,古韵悠悠。鸳鸯走马楼流韵芬芳的戏台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常德丝弦特有的“咿儿哟”传来,演员们手持圆扇,或歌或舞,或说或唱。这里每天正上演着众多剧目,它们不仅仅是表演,更是非遗传承的展现。

三里老街,集齐常德味道

在这里,美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陬市的饺儿、澧县的千张、津市的桃酥、石门的腊肉、武陵的麻辣肉……每一种美食都承载着常德人的记忆与情感。而常德米粉、擂茶和钵子菜,更是常德河街的标志性美食,不断挑逗着来往游人的味蕾。

(常德河街热闹非凡,众多市民游客在此欣赏夜景、品尝美食。李健摄)

常德米粉是当地传统风味小吃,历史悠久。2016年,常德米粉的制粉工艺,被列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德米粉新鲜、圆滑、柔软而有韧性,佐以牛肉、猪肉、香菜等“浇头”,既精细又粗犷,一口嗦下去,满嘴都是江湖柔情。

源于汉、盛于明清的擂茶至今仍是常德人待客的首选美食。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擂茶习俗在常德已传承千年。一根擂棒将花生、茶叶、生姜磨制成粉团,加上滚烫的开水冲调,姜辣融合着茶香立刻扑鼻而来,一碗地道的非遗美食——常德擂茶氤氲着雾气,被端上食客的餐桌。

一滚当三鲜,万物皆可钵。常德钵子菜,当仁不让成为舌尖上的非遗美食“担当”。水乡常德,冬春湿冷、夏秋湿热。常德人保留着古人“鼎食文化”遗风,用陶制的炖钵盛装食材,小火边炖边吃,以驱寒祛湿。在河街边临水而坐,炖上三两个色香味俱全的钵子,一杯小酒下肚,简直就是一场唇齿间的欢愉。

非遗守艺,共享文化魅力

常德河街的魅力远不止于此。这里还隐藏着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非遗宝藏。常德木雕、麻质画、桃源刺绣……每一项非遗都是常德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这片土地的文化根脉。如今,这些传统的非遗元素一点点融入这条新生的“老街”,成为常德河街的文化之魂。

(常德河街非遗街区。辜鹏博摄)

近年来,常德打造非遗街区,引进了潘能辉木雕工作室、李健鹰麻质画工作室等非遗团队,通过情景式、沉浸式多元文化体验,让国潮非遗融入到市民游客的日常生活中,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河街的金子,小河街的银子。上南门高,下南门低,银子出在河街里。”这句流传于常德民间的谚语,形象地诠释了河街曾经的繁华盛景。如今的常德河街,诱人的美食美景和厚重的文化底蕴相得益彰,尽显独特魅力。

(一审:谢振华 二审:卢小伟 三审:刘乐)

相关专题:“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湖南行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