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枚琼
在杭州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缝隙里,不期而遇一条小河。这条河叫“东河”,东河开凿于唐朝,北接著名的京杭大运河,南连钱塘江。
站在桥上顺着流水望去,小河并不宽阔,水流清幽,两岸树木葱茏,花草繁茂。这个时候,行人稀少,连鸟儿只怕也午休去了吧。
一路步履徐徐,来到一亭台边,低头间突然看到石阶上栖息着三只小鸟,一身苍褐色,我脱口而出:野鸭子哩。旁边立马有人接腔:这是鸳鸯。抬头看着那个答话的中年汉子,架着眼镜,高大健硕的身板,倒是透出几分书卷儒雅之气。一聊,才知道他是一传媒学院的老师,姓杨。见我一脸疑惑,他微笑着,却是不容置辩的口吻:是的,这就是小鸳鸯。那几个小家伙,缩着脖子,勾了头,微闭了眼睛,似乎进入了假寐状态。
杨老师从手机里翻出一张照片,那是他4月15日首次拍到的一对鸳鸯,他说:“在东河边住了十多年了,还是第一次看到鸳鸯。”他边展示鸳鸯的照片和视频,边念叨道:小鸳鸯们应该出生还不到两个月哩,可惜的是两只大的先后被人给打死了,前后不过半个月的时间,都是被人用弹弓打死的。
我从杨老师拍的照片与视频里,看到了死去的两只鸳鸯,羽色鲜艳而华丽,真是漂亮极了。
随着东河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现在已经引来了多种珍稀鸟类来此栖息安家。作为爱鸟者,杨老师都一一录影在案。常见的有白鹭、池鹭,还有牛背鹭。可是,猎鸟现象的发生,让他脸色凝重地说,已经向有关部门进行了呼吁,要在东河两岸设立鸟类知识的宣传标牌,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爱鸟的意义。
傍晚时分,我情不自禁地又来到了东河边,雨终于停了,河边的林子里鸟儿欢噪,这当是河畔最热闹的时候,三只小鸳鸯还在亭台旁的台阶上,比午后见到它们时,明显要精神多了。我看得正出神,这时候,杨老师也来到了,虽是再次偶遇,却已有了一份亲切感。杨老师告诉我,他刚刚拦住了两个要拿网捉鸳鸯的孩子,和他们讲了一通要爱护鸟儿的道理。
我与杨老师道别,正待转身踏上返回的路,这时候,一位大姐急匆匆地赶来,手里提着一个塑料袋,她忙不迭地问:小鸟呢,小鸟哪去了?杨老师笑着回答:回家去了。大姐不无懊恼地说,我特地给它们买了小鱼来吃,没想到还是迟到了。她朝着杨老师手指的方向,探头望去,唯有一片夜色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