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展红旗如画】耄耋之年,他仍醉心“稻”梦——记全国劳动模范李罗斌

2024-11-06 10:54:11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彭婷

11月5日,记者在湘潭市雨湖区姜畲镇泉塘子农技站见到82岁的李罗斌时,他正在阅读农业书籍。泉塘子农技站位于107国道旁,这里车辆川流不息,但嘈杂的外部环境,丝毫没有影响这位静心阅读的老人。

“地不耕种,再肥沃也结不出果;人不学习,再聪明都无济于事。”李罗斌说,农业技术发展很快,不学新知识,就会落后。

李罗斌是全国劳动模范。如今虽年过八旬,但他每天仍坚持“上班”。农忙时,他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农闲时,他像年轻人一样,如饥似渴地研读新政策、钻研新技术。

泉塘子农技站,自1985年起,就是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中试示范基地。那时,李罗斌担任泉塘子农技站站长。此后多年,袁隆平39次到泉塘子农技站考察指导,李罗斌负责田间试验。

“从‘三系’到‘两系’,再到‘超级稻’‘第三代杂交稻’,我们试种了292个杂交水稻组合,摸索出不同品种的特性和优势,累计示范面积48万多亩,为袁院士杂交水稻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李罗斌说。

2002年,60岁的李罗斌退休后被返聘,继续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发光发热。

这一干,又是22年。他积极开展杂交水稻中试示范推广,种植适合南方地区的“Y两优系列”和“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品种,一季最高亩产达990公斤。

李罗斌认为,不仅要让人吃饱,还要吃好;不仅粮食要高产,还要提高种粮质量和效益,让农民种粮致富。

2013年,在袁隆平指导和鼓励下,李罗斌着手研究栽培富硒杂交水稻。硒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之一,世卫组织建议,每人每天应摄入硒50至250微克。

李罗斌步履不停,从全国各地搜罗77个优质稻品种,最终定型“农香42”和“穗香2号”两种高硒米。通过反复试种,每公斤大米硒含量可达1500微克以上。

李罗斌通过种植再生稻,开发“忠香优丽晶”高硒功能米。经权威机构检测,泉塘子基地种植的富硒水稻,有机硒含量达98%,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2019年秋天,袁隆平来到泉塘子杂交稻中试示范基地,品尝农技站煮的“忠香优丽晶”高硒米饭后,不禁赞道:“这才是真正的优质米!”

“您刚才吃的这个饭,每公斤大米硒含量达2000微克。”一旁的李罗斌说。

袁隆平听闻非常高兴:“我们以前推广杂交水稻,是让老百姓吃饱;后来推广优质杂交水稻,是要让老百姓吃好。你现在开发高硒功能米,就是要让老百姓吃出健康、吃出长寿来!”

袁隆平的话鼓舞了李罗斌,他干劲更足了。目前,李罗斌开发的高硒功能米,每公斤米硒含量超过2200微克,已在泉塘子周边农村大面积种植,年产量约10万公斤。

湘潭创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彬,种植富硒杂交水稻已6年多。他告诉记者,富硒米市场价格比普通米高,每亩至少增收500元。

如今,李罗斌又有新梦想。他期待在姜畲镇清泉村建设稻文化公园,打造“文化、艺术、科研、教育”四位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点,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现在,项目已初步立项,有望建设千余亩杂交水稻高产展示区,以及2000多米长的稻文化景观长廊。李罗斌指着墙上的稻文化公园规划展板,如数家珍般向记者一一介绍。办公桌上那本绿色的项目设计书,他不知翻了多少遍。

为了这个“稻”梦,这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仍未停下奋斗的脚步……

(一审:龙晓龙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

相关专题:风展红旗如画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