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理青
我的家乡在大湘西雪峰山下的大山深处。前几年,我们那个只有几百人的小村与相距2公里的一个大行政村龙溪村合并后,村部设在S250县道旁,与5公里外通往市区的S312省道相连。
龙溪古村,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宋、元时期。自先祖元翁公长子南玉(字楚岳)于元朝至元——至正年间,由古铜安(今铜湾)迁入龙溪,落地生根,开枝散叶,至今已历30代。先人在出入龙溪村处所植樟树,据文物部门鉴定,树龄达700余年。古樟历经风雨雷电,仍绿荫如盖,郁郁葱葱,成为村民休闲纳凉之处。
龙溪古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宗祠依中轴线布局,依次为门楼、戏楼、过厅和大厅。戏楼前厅两侧为木结构穿斗式厢房,整体建筑保存完整。门楼上方及山墙均有精美雕刻和绘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艺术价值,是研究南方宗祠建筑技艺的实物依据。
最古老的要数“伏波宫”,是为纪念伏波将军马援而建。据传马援“五溪征蛮”时死于征战途中。现湘西及接壤的黔东南部分地区,均有“伏波宫”存在,最早的可追溯到汉代。龙溪“伏波宫”始建年代,据相关专家推测,不晚于宋代。
“伏波宫”正殿为三开间,正中为祭祀用,两厢为活动用房。硬山顶,上置小青瓦,穿斗式梁架,墙基为青色条石砌就。正面大门之上阳刻“伏波宫”三字。
龙溪古村落尚有许多古迹遗址。整个村落由七条巷道相通,纵横交错,宛若迷宫。
初中后,我到离家4公里的乡中学就读。那时虽然有土公路,但很少有车,且大多是山道,偶尔走上一段土公路,看到拖拉机突突突地冒着黑烟,轮子下扬起一股灰土绝尘而去,很是羡慕。
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乡村的山山岭岭,乡亲们也有了不一样的精气神。不几年工夫,家家有了余粮,手上有了闲钱,大部分人建起了新房。随着交通的改善,客运班车通到了乡镇,人们出行方便多了。
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后,乡村变化更快更大。乡村公路逐步改造升级,连接市区的S312省道,数次扩宽改建,从过去的砂石路到后来的水泥路,再到如今的柏油路,如一条飘带穿梭在乡村之间,让人不胜欣喜。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随着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政策的实施,现在松、杉、梓等乔木和南竹漫山遍野,郁郁葱葱。消失了多年的野禽走兽也重回山林。
不仅如此,有水源的人家由政府补贴新建了蓄水池,清亮亮的山泉水汩汩流进水池里,干净又卫生。远离水源的人家也都接上了水管,水龙头装进了厨房,像城里人一样用上了自来水。大村小院都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夜行人也不必再担心黑灯瞎火了。通信光缆接到了村里,庄稼人通过手机、电视、网络和山外的世界连在了一起。
美丽乡村建设,对乡村环境也越来越重视。原来的农村垃圾都是自行焚烧或丢弃在房前屋后,既影响村容村貌,也不卫生环保。这几年政府给配置了垃圾箱,有专人专车定期将垃圾运走,送到垃圾站集中处理。
如今,我的家乡,古老的龙溪,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同伟大祖国一道,跟随新时代的节奏,正大步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