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代松
中国是一个诗词歌赋历史悠久、名篇佳作灿若星河的文明古国,属于楚地的湖南诗风尤盛。自屈贾以还,湖湘之地常为迁谪之所,故此诗文多呈现出士人们在穷达进退中保持精神风骨和高洁操守的人格理想。这些诗词歌赋如筋脉骨血般熔铸入湖湘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之肌体,时至今日仍雅韵犹存,流风不坠。由洪江市档案馆编纂、岳麓书社点校出版的这套《龙标耆旧诗文联集萃》(简称《集萃》)即为旁搜龙标文集、远绍中华诗魂之作。
龙标,为湖南洪江市在唐代时的县名。唐天宝七年(748年),我国诗史上有“七绝圣手”“诗家夫子”之称的著名诗人王昌龄左迁龙标尉。其好友李白闻之为其写下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寄惋惜抚慰之情。“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诗句至今被世人广为传唱。
王昌龄任“龙标尉”实因被讥谗而左迁,曾经戎马边关心萦家国,写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千古绝唱的他又岂会因左迁而颓废消沉?更何况其左迁之地乃有着忠贞爱国传统的屈贾之乡。
于是我们读到了他在赴任和在任龙标尉期间写下的诸多诗篇,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的坚贞自白,有“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的旷达超脱,有“明祠灵响期昭应,天泽俱从此路还”“远谪唯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的积极乐观,还有“盈盈晓气湿林函,谷转溪回窅蔚蓝”“源向春城花几重,江明深翠引诸峰”的情寄山水和“谴黜同所安,风土任所适”的勤政自适。从这些诗句里,我们既可以读到如三闾大夫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般的不悔忠贞,亦可读到如王昌龄心折之五柳先生陶渊明“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般的宁静旷达。
综观王昌龄任龙标尉时所作诗篇,虽也偶流露出“有志不获聘”的遗憾惆怅,但终不坠其匡时济世之志。诗如其人,人如其诗。王昌龄在龙标尉任上前后八年(748—756年),为治以宽,政善民安。面对龙标地区复杂的民族关系,他推行怀柔安边的政策,在促进民族团结和谐、推动民族地区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也在当地留下了诸如“蛮女乞诗”“苍头拾叶”“苗女听歌”等动人的故事,世人以“王龙标”称之。人以地名,地益以人名,“龙标”之名,遂播神州。
“芷兰千载有余芳”,王昌龄之诗文行迹德泽龙标后世,一如芙蓉楼侧至今流淌之汤汤沅水。诸多凭吊诗文联句中都可窥见龙标后人对王昌龄之景仰追慕之情,“德泽播遐荒,点点泛沅水”“玉壶千载洁,楚岫片云封”“少伯去千载,芙蓉仍旧楼”“龙标风雅客,少伯古无伦”……后人诗、文、联皆远承少伯文脉,王龙标之诗文教化亦可谓“千载芙蓉花艳放”。
洪江市(黔阳县)历代官员重视教育。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初建学官,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饶敏学建宝山书院,乾隆十二年(1747年)范德灏建牌楼曰“龙标书院”。宝山书院和龙标书院构成当地书院文化主流,千百年里,无数进士、举人、有识之士从曾经以龙标为县名的小城走出。他们博学多才,笔酣墨饱,为这座县城留下了不计其数、才思出众的诗文。
《集萃》把黔阳历代耆老、文人、地方官吏精耕细作而成且散落于民间的诗词、楹联、重要纪事600多首(副、篇)荟萃一书,涉唐、宋、元、明、清、民国六朝,跨越1200多年时空。于源远流长、地域宽广的中华文化、中华文明而言,《龙标耆旧诗文联集萃》或不过沧海一粟,但其成书亦历经了较长时间的收集整理,可谓来之不易。洪江市社科联、洪江市档案馆对文献资料进行甄选“淘洗”,去粗取精。
《集萃》对黔阳古城乃至洪江历史人文研究而言是重要的补遗,可让后人从历史典故中品味洪江市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明,也可促进洪江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相信展读此卷,能让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聆听到那些虽相隔异代但超越时空,时至今日仍能叩动心扉的思想跫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