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李海,1974年12月出生,平江县安定镇大桥中学高级教师。扎根乡村教育32年,组建“薪火乐队”,利用业余时间无偿教孩子们音乐,一路走出乡村,唱到央视。2024年2月,被平江县授予“第九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称号。
【日志】
当最后一片晚霞与天空挥手作别,暮色渐渐四合,我按捺不住心头的喜悦与忐忑,打开了久违的电视机,等待着……
今天是9月2日,开学第一天。开学第一课《师者如是》将于今晚8时在湖南教育台播出。我有幸参与本期节目的录制,讲述自己与“薪火乐队”的故事。
担心讲得不好,在电视里是个“熊样”,所以没敢告诉别人。可没想到,随着节目开播,手机微信群便炸开了锅,同学群、同事群、学生群、家长群,均像过节一样热闹。原来许多人早已得知此事,视频截图后面,各种点赞。我深深感恩和感动着。
看完节目后,我推开房门,透过阳台的玻璃远眺。没有月亮,但星星散落天际,与周遭绵绵密密的灯光相接,织就一幅祥和璀璨的烟火图。我深吸一口气,借此压下眼眶的酸涩,情不自禁回想起与乐队一路走来的故事。
那是2020年的秋,我还在安定镇小田小学教六年级语文并兼班主任。一次家长会上,许多家长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们郑重其事地反映一个问题:孩子们在家玩手机“废寝忘食”,迷上了游戏,怎么办?这让热爱音乐的我萌生了一个想法:是不是可以组建一个小乐队,让孩子们用“玩音乐”代替玩手机呢?
我是个行动派,说干就干。
我首先自掏1000元购买了50支竖笛发给五六年级的孩子们,教他们唱谱练习。放弃的当然有,坚持下来的也不少。见孩子们有进步,我接着和校长一起想办法争取资金,购买了电贝司、架子鼓、电子琴、电吹管等乐器和音响器材,组建起简易乐队并取名“薪火乐队”。
为什么叫“薪火”呢?有两个原因。一是学校紧邻诗圣杜甫的墓地,办学理念为“诗海扬帆、薪火相传”,希望学生能够继承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二是我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爷爷、外公、父亲、哥嫂、弟弟都是教师,我希望能接续老一辈的教育薪火,代代相传。
课内时间有限,我便利用放学后、双休日、寒暑假,带着孩子们加班加点练习。加练时,我也成了他们的专职司机。山谷里、小溪边、田野上、队员家的屋场……到处是我们练习的场地。
等到乐队掌握的曲目渐多,我又带他们到县城的广场、公园“练胆”。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慢慢地,孩子们变得阳光自信,学习也更有干劲了。
高个子的李樑才,原本喜欢打闹,开始吹竖笛后,居然安分了下来,后来顺利考上了平江一中,成为其他孩子的榜样;主唱沈屹东,在乐队里一天讲的话比在家一星期讲的都要多;坐不住、站不稳的彭昊扬,练起曲子来半天可以不挪一下;腼腆不爱笑的彭向南,可以勇敢地微笑着上台了……
2022年7月,我们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为爱而歌”节目的录制。当我带着何晓琴、王智侬、贺紫福、李瑭娜4个孩子站在央视的舞台,当我和著名器乐演唱组合“玖月奇迹”的王小玮联袂演唱时,我更明白了自己所做的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来到央视演出,不是我们水平有多高,而是我们来自乡村小学。
2023年7月,我在平江县另一个乡镇——梅仙镇钟家小学创办留守儿童周末音乐公益班,组建“薪火二队”。每周来回几十公里跑去上课,寒暑假也从未间断,累并快乐着。
同年12月,我对接争取的“大山里的音乐课堂”音乐公益项目,在平江的乡村学校落地。迄今为止,平江已有10所乡村中心小学获得乐器捐赠,直接受惠学生近万人。
现在,我已调到大桥中学当专职音乐老师,并在附近几个小学走教。乐队有了固定的宽敞明亮的排练室,乐器也越来越丰富。县教育局送了一台教学一体机,免去了我手抄曲谱之苦,家长们又合资买了一台空调,排练条件越来越好了。
曾经有人质疑我:“你不是专业老师,不要乱教,误人子弟。”我却认为当一个老师,无论个人水平有多高,重要的是有爱心,有奉献精神。近4年时间,加入乐队的孩子已达300多人,我给孩子们排练了100多首曲目,批改过的视频作业,累计已超过3万份。与孩子们一起“玩音乐”,看到他们的进步,听到他们喊“海老师”,是我最开心的事。
今年7月,平江遭遇特大洪灾,乐队进行了3场募捐义演,募得爱心款4977元。孩子们亲手将钱送到芭蕉村受灾最严重的7户家庭,从中更明白了爱与责任的含义……
在山谷间弹奏,在田野上放歌。乡村孩子的演奏和歌声也许粗犷、稚嫩,但充满了健康成长的力量。我只是撒下了一颗音乐的种子,却见证了他们拔节生长。
我心中还藏着一个梦想:希望接下来有“薪火三队”“薪火四队”……让乡村教育在音乐的助推下生生不息,让孩子们借着音乐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杨丹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