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彭婷 通讯员 胡孟婷
【改革主题】
为推动卫生健康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2023年5月,湘潭从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中遴选22名党员骨干医师,担任基层医疗机构党组织第一书记。其中,17人被派往乡镇卫生院,5人被派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时间为两年。该创新举措推出以来,成效明显,5次在全国作经验介绍。
【改革故事】
雨湖区姜畲镇中心卫生院,这里离湘潭市区15公里。
8月7日8时不到,当湘潭市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姜畲镇中心卫生院第一书记雷超奇到诊室时,候诊区已坐满患者。
谁能想到,以前由于医疗业务水平不高,群众对“家门口”的医疗服务缺乏信任,姜畲镇中心卫生院门可罗雀。如今,随着第一书记到来,乡镇卫生院门诊量大幅提升。
派出一名专家,培训一批人才,服务一方百姓
岳塘区书院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曾是一家只能简单开展理疗的基层医疗机构。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韩昌隆来担任第一书记以后,将超声引导下靶点注射治疗技术带来了。
“这种技术在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精准穿刺至目标靶点注射药物,症状迅速缓解,安全性更好。”韩昌隆说,在市一医院,他们已成功治疗过几百例。
李平老人腰痛10余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来到书院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详细评估后,韩昌隆为他开展超声引导下靶点注射治疗。两次治疗并配合腰围固定,老人腰痛症状缓解。如今,韩昌隆又将知识传授给其他医务人员,希望把专业技术留下来。
“派出一名专家,培训一批人才,服务一方百姓,这正是向基层医疗机构派驻第一书记的初衷。”湘潭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艾伟宏说。
“造血”,成为第一书记扎根基层的重要任务。
雷超奇与姜畲镇中心卫生院医生伍晓洁结成师徒,帮助她快速成长。“我以前不善辨证施治,在师傅耐心教导下,现在很快上手。”伍晓洁告诉记者,由于开的药方效果好,患者口口相传,她拥有不少“粉丝”。
湘潭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杨梨,被派到岳塘区五里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任第一书记。她积极开展胸腔穿刺、一次性支气管镜使用等多个诊疗项目。“最近住了一位气管切开患者,护理起来要注意的事项很多,过去我们是没有信心收治的。”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张爱良说,得益于第一书记培训,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悉心照护。
艾伟宏介绍,第一书记派出医院对派驻基层医疗机构实行医疗业务一体化、同质化管理,双方一起开展疑难病例讨论,以增强基层“造血”功能。
一年多来,22位第一书记累计在基层指导开展新诊疗技术98项。技术提升带来患者回流,今年1至6月,22个基层医疗机构门诊人次同比增长24.97%,医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46%。
第一书记也是家庭签约医生,慢病管理更有成效
“遇到这样的好医生,是我的福气!”记者采访时,雨湖区楠竹山镇年过八旬的成元丰,对湘潭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楠竹山镇卫生院第一书记曾屹赞不绝口。
今年2月,成元丰意外摔倒导致骨折。曾屹帮老人走“绿色通道”,仅40分钟就送到湘潭市中医医院。出院后,作为家庭签约医生团队的一员,曾屹对老人开展入户随访,检查手术切口愈合情况,指导康复。
既是基层医疗机构第一书记,又是家庭签约医生团队的一员,这是22位被派驻者共同的身份。据介绍,每支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包含全科医生、护理人员、医疗专家等,第一书记主要充当医疗专家的角色。截至7月底,该市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近80%。
慢阻肺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威胁公众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杨梨担任第一书记后,在辖区开展慢阻肺高危人群筛查,将确诊患者纳入公共卫生慢病管理。湘潭市中心医院拿出专项经费,对慢阻肺病患者预防、诊疗、康复等给予支持。
高血压、糖尿病作为两种重要慢性病,也是第一书记的关注重点。艾伟宏告诉记者,如今,22家基层医疗机构全部设置“两病”门诊,建立“县治、乡管、村访”防治结合模式,实现“两病”患者筛查、签约、治疗等全流程管理,让目标人群晚发病、不发大病,减少并发症风险。
第一书记助力,湘潭全民健康之路更加稳健。在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考核中,该市2022年、2023年均斩获第一名。
优先提拔使用,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
8月上旬,记者走进韶山市银田镇卫生院门诊大厅,墙上悬挂的“韶山市人民医院派驻专家”公示牌格外打眼。卫生院负责人说,现在,除了第一书记张凯外,每周至少还有3名副高以上职称的医生坐诊。
“银田镇离韶山市区较远,留守老人和儿童多,他们大多不会开车,到城里看病不方便。”张凯告诉记者,只要卫生院需要支援,经过协调,韶山市人民医院都会尽力满足。
因业绩突出,张凯已被任命为韶山市杨林乡卫生院院长。
为激发第一书记工作积极性,湘潭4部门联合印发的工作方案明确,不仅要落实住宿、伙食、交通补助,还要确保其待遇不低于原所在科室副主任待遇。同等条件下,第一书记优先提拔使用、评先评优,以鲜明导向凝聚干事创业强大力量。
此次被提拔的张凯,说起银田镇卫生院的变化,满是自豪。在他担任第一书记以前,银田镇卫生院已连续7年亏损。“经过卫生院同事和我共同努力,以及韶山市人民医院帮扶,银田镇卫生院诊疗能力明显提升,仅一年便扭亏为盈。”张凯说。
为支持第一书记开展工作,湘潭向每个派驻点投入100万元。如何用好百万元资金?翻阅第一书记项目任务清单,记者注意到,建设健康管理中心、打造胸痛救治单位和创伤救治单位、提升信息化能力等13项任务,是22位派驻者工作的主要内容。他们定期报送工作进度、报告资金使用明细,每季度接受项目绩效评价。
“通过定期督查发现,各项工作均按计划有序推进。”湘潭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唐文静说,通过定标准、定任务、定制度,第一书记按章履职,在向群众问需、问计、问效中,全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改革评说】
“小切口”改革
补齐基层医疗服务短板
湘潭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 唐文静
少花钱、少跑路,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是老百姓的朴素愿望。然而,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党支部作用不强、医疗业务水平不高等原因,群众对“家门口”医疗服务不够信任,其作用未能很好地发挥出来。
作为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湘潭以“小切口”改革为抓手,打通堵点,补齐短板。通过向基层医疗机构派驻第一书记,以党建引领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22位第一书记在基层发挥所长,把业务学习、岗位练兵、能力比武作为支部党建重要内容,实现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他们还协助原有支部班子充分发挥医院党支部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从各方面强化医院内控管理。系列举措的实施,让党支部作用强了,群众满意度高了,基层医疗机构“人气”旺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目标正逐步实现。
第一书记促发展,不能昙花一现,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两年服务时间到期后,湘潭计划继续派出第一书记,2025年实现67家建制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建立健全第一书记派得出、留得住、上得来工作机制,让第一书记扎根基层,当好百姓健康“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