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彭姣,女,1980年7月生,湖南省涟源市七星街镇中心小学校长。她扎根基层26年,将满腔热情和汗水浇注在乡村教育事业上,先后获得湖南省优秀乡村教师、湖南省优秀教师、娄底市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日志】
8月5日,星期一。
炎炎烈日,炙烤着大地。上午9点半,校园里传来叮叮当当的响声,那是装修师傅在给教室换门窗。
我们学校建于1965年,当时是一所厂矿子弟学校,因年久失修,教室门窗有些破旧。利用今年暑假,学校请人将门窗进行改造。作为校长,我每天都会来监工,安全和质量容不得半点马虎。
当然,暑假期间家访、防溺水等安全提醒同样重要,好在同事们都很给力,大家各负其责,暑期工作有条不紊,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因为热爱,所以选择。
我家也在农村,在读小学和中学期间,每个阶段都遇到了让我受益终生的老师。因此,我从小就很向往教师这个职业,希望自己教的学生能够走向远方,成就另一片不一样的天地。
不知不觉在七星街镇中心小学已经工作了26年,我也从一名青涩少女成长为学校的校长。有人问我,当初为什么选择当一名乡村教师?我说∶“我是真真切切热爱!”
犹记得1999年的冬天,怀着一颗惴惴不安的心和一本火红的师范毕业证书,我走进了这座群山环绕的乡村小学。校舍的简陋陈旧、远离亲人的惶恐、陌生环境的孤独、工作的繁重、待遇的微薄……这些都被工作的热情冲淡。
后来,我当了班主任,感觉自己肩上的压力更大了。
一次,班上一名叫小畅(化名)的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常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郁郁寡欢,眼神里似乎藏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沉重与忧郁。
通过家访得知,小畅的奶奶和母亲同时被诊断患了癌症,巨额的医疗费让这个家庭不堪重负,父亲在重压之下,也不幸患上重度抑郁症,整个家笼罩在一片绝望之中……
家访回来,我握住小畅稚嫩的手说:“孩子,抬起头,彭老师与你一起前行!”
同时,我号召老师们都额外对小畅倾注一份关爱。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畅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眼中重新焕发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在学校的课堂上,他变得更加专注与努力,成绩也如同破茧的蝴蝶,展翅高飞,一次次刷新自己的纪录。
既要赞美盛开的鲜花,也要善待迟开的花苞!班上有一名特殊的孩子,因患乙型脑炎,留下严重智力障碍、肢体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后遗症。初入班时,他常常在课堂上大喊大叫,还时常溜出教室找妈妈,让人头疼。
我没有逃避,迎难而上,决定手把手一笔一画教这个孩子书写,并且专门为他设计了大一号的生字本,耐心教导。一学期下来,这位特殊的孩子不仅能书写几十个生字,还能背诵出几首古诗。
我觉得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得有一桶水!
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我带领团队摸索出了“双师课堂”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两位教师的协同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这种模式下,一位教师主要负责课堂教学,另一位教师则通过网络远程参与,提供辅助教学、答疑解惑等服务。学生们不仅能听到本校老师的现场讲解,还能通过大屏幕,学习名校名师课程。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让偏远山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探索的过程,异常艰辛。记得在一个深夜,大家围坐一圈,每个人的脸庞都被柔和的灯光勾勒得格外清晰,眼中闪烁着对工作的热情和专注。桌上的文件、图纸、笔记本,记录着我们的思考和灵感。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对案例的深入剖析和独到见解。
“凌晨3点了。”我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没有人感到惊讶或抱怨,这份共同的记忆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前行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终于,在湖南省的教学案例评选中,我们的作品脱颖而出,荣获了一等奖。紧接着,这份凝聚了智慧与汗水的教学案例,被推荐到了教育部,成为教育同仁瞩目的焦点。这一刻,所有的汗水与付出都化成最甜美的果实。学校的荣誉墙上,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优质的教育也能在乡村小学开花结果。如今,我们这所乡村小学,已成为涟源市的标杆,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市前列。
未来,我将不忘初心,筑梦乡村教育,深耕立德树人,以数字化为翼,规划未来教育蓝图,办老百姓放心的教育,创家门口满意的学校,引领乡村教育新风尚,共绘乡村振兴教育新画卷。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