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克服拖延的习惯

2024-07-29 10:17:39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老师:

我是大三的学生,最近,我好像是患上了“拖延症”。每天早点起床都做不到,经常迟到。每天的作业也是拖拖拉拉,总是不能按时完成。我的内心无比焦急,却又不知从何下手。我这拖延的习惯总改不了,我该怎么办呢?

小宇

小宇:

拖延并不是你个人的烦恼,调查发现,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拖延问题,其中,拖延最多的就是“学习任务”。心理学中,拖延指在没有意外发生的情况下,没有按照本来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拖延症”其实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习惯性拖延的俗称,是人们主动选择的、不理性的长期拖延行为。拖延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还会让我们饱受内心的煎熬,产生挫败、懊恼和自责等不良情绪,严重时会引发焦虑和抑郁症状。

拖延症的形成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存在“压力之下,必有勇夫”等错误观念。二是总想等到万事俱备时再行动,结果迟迟不能动手。三是焦虑耐受性低,面临一项任务时,产生了过多的焦虑,对这种焦虑感到不知所措,所以通过刷视频、玩游戏、追剧等方式追求快乐,试图缓解当下的负面情绪。

想改变自己拖延的习惯,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首先,改变认知,合理看待拖延。拖延中产生的愧疚感往往会加深焦虑,成为重复拖延的关键因素。如果要停止拖延的恶性循环,需要我们认识到拖延的危害,同时又能理解和接纳自己拖延的行为,在发现自己拖延时停止过分自责,告诉自己“没关系,之前只是状态不好,我可以从现在开始”。在此基础上积极调整,合理安排时间,主动与拖延说再见。

第二,降低心理预期。把心理目标位置放低一点,告诉自己,不如先把任务完成,再逐步改进,精益求精,进而降低自己的心理压力。

第三,立刻执行,提升行动力。每当你感觉自己拖延行为要犯的时候,立刻行动起来,默念5、4、3、2、1,然后马上就开启一个较为简单的任务(如“从床上坐起来”),这个时候的你就相当在大脑中建立了一个开始的触发器,通过完成简单的任务来增强控制感、自信心和心理动力。

第四,消除干扰源、提升专注力。主动消除潜在的干扰源,比如学习时,可以将手机放在一个触碰不到的地方,为自己营造一个没有干扰的学习环境,集中精力完成当下的任务。

史铁生说过,拖延的最大害处不是耽误,而是使我们变得犹豫,甚至丧失信心。不管什么事,决定了就立刻去做,这本身就使人生气勃勃,保持一种主动和快乐的心情。

湖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团队余洁(湖南师范大学)、卢灵舢(长沙理工大学)

(一审:谢振华 二审:刘乐 三审:蒋玉青)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