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绿光?11个颗粒物雷达监测点给长沙空气做“CT”

2024-07-24 20:33:09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洪晓懿]
字体:【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叶竹 通讯员 余梦璇

汽车尾气、露天焚烧、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面对城市乡村空气河道中的环境问题,想要让市民呼吸新鲜空气,看到碧水蓝天,科技手段和监测体系都需要跟上。

7月24日,记者从长沙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全省首个、全国领先的水环境监测智能实验室和覆盖长沙市的11个颗粒物雷达监测点,正在为长沙的生态环境“护航”。

11个颗粒物雷达监测点给长沙空气做“CT”

在许多城市,当你仰望城市夜空,看到过一束神秘绿光吗?这不是景观灯,更非外星人,这是一台环境监测设备。它通过应用大气颗粒物雷达探测技术,激光雷达可向大气中发射连续的脉冲激光,获取大气的后向散射信号,连续监测大气气溶胶的分布,分析气溶胶的组成结构和时空演变特征,识别颗粒物污染过程、沙尘污染过程等。

覆盖长沙市的11个颗粒物雷达监测点。(湖南省长沙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供图)

扫描范围覆盖马坡岭国控点的10号雷达就位于长沙市雨花区一小区楼顶,可24小时不间断扫描监测高度不低于12千米范围、高空及近地面的污染分布、变化规律情况,3至5分钟可以完成一圈360°水平扫描,能够基本实现对辖区内重点管控区域的全覆盖。

像这样的颗粒物雷达监测点,长沙市就有11个。自2023年长沙市生态环境局启动颗粒物雷达组网扫描服务项目以来,11个颗粒物雷达监测点覆盖长沙市主城区及主要传输通道,无时无刻不在给长沙的空气做“CT”。据了解,长沙市城区颗粒物雷达组网扫描服务应急项目,通过应用大气颗粒物雷达探测技术,对长沙市城区及西北、东南等主要传输通道,进行全天候、全覆盖扫描,及时发现污染,并结合雷达走航和现场巡查核实,进一步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精准定位高值区,助力靶向治污,提高治理效率,有效改善空气质量。今年以来,颗粒物雷达组网项目共扫描高值热点970余个,现场排查交办问题355例,监测并出具污染传输过程报告7份、其他日常报告231份,精准溯源整治高值问题。

经过前期在芙蓉区东湖街道的试点,长沙还率先实现了全国领先的城市微场景下的百米、小时级大气污染物浓度精细制图,在全省率先搭建起了大气污染防治智慧调度平台,与“长沙数字城管”平台集成互通。今年以来,该平台闭环推送交办高值线索、涉气问题3933个,推动属地闭环整改3933个,处置整改率100%,高效支撑长沙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建成全省首个水环境监测智能实验室

新鲜空气有了24小时“护航”,水环境也正在被高效精准监测。

今年1月,长沙市正式建成全省首个水环境监测智能实验室。该智能实验室设在湖南省长沙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要特点是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可实现全自动、批量化和无人值守监测,采用“无人采样、定制化送样、无人实验室检测分析、大模型综合分析数据报送”的联合技术,可自动检测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等18个常规污染因子,实现全链条闭环管理。目前,水环境监测智能实验室已广泛应用于长沙市区县水质断面监测样品分析。

除了AI技术在水质检测中的创新实践,长沙市也进行了高光谱技术在快速感知污染中的创新应用。2023年10月,长沙市在芙蓉区圭塘河入浏阳河口安装并投入使用了岸基高光谱水质多参数监测仪,集成高光谱、人工智能、液位雷达、视频感知等技术,对目标河道区域进行高密度遥感监测,可反演计算总氮、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多种水质参数,实现对河流水质的定性、定量、定时、定位的全面监测,提升智能科技手段对水质监测及预警的精准性。

“长沙市生态环境监测虽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但面临美丽中国建设、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等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高效感知不足、数据赋能不足、协同联动不足等短板弱项。”长沙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武介绍,2024年,长沙市生态环境局编制实施了《长沙市生态环境科技支撑(智慧监测)五年规划》《长沙市生态环境科技支撑(智慧监测)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主要围绕构建天空地监测“一张网”、建设长沙市监测业务应用支撑“一平台”、推进省市县、测管服和产学研“一体化”三个方面铺排了重点任务,加速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在全国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方面形成“长沙样板”,通过三年努力,“天空地”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不断健全,数智化转型加速推进,“一体化”监测机制发挥实效,现代化监测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实现“全省领先、全国争先”的总体目标。

(一审:谢振华 二审:蒋俊 三审:鲁红)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