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里的湖南(69)丨 致敬!那些“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的英杰

2024-07-20 11:08:3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肖秀芬] [编辑:刘畅畅]
字体:【

武汉,一座辛亥首义的烈焰之城;长沙,众多辛亥元勋的归葬之地。

这两座承载着英雄气概的历史名城,因我们对一副楹联的探秘,再度联接在一起。

7月初夏,记者从长沙乘坐高铁抵达武汉后,直趋武昌区首义路南端的绿荫蔽日的楚望台遗址公园,拾级而上来到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建的“首义碑林”,赴一场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罗福惠的重要约会,解读辛亥革命元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起草者宋教仁一副名闻天下的手书对联:

白眼观天下;

丹心报国家。

对中国近代史、辛亥革命史的研究极深的罗福惠教授虽已79岁,但精神依然矍铄,思维敏捷,在他的解说下,我们仿佛回到那个百余年前风雷激荡的中国,回到湖湘子弟与全国人民一道前仆后继“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的岁月风云中……

一联似有九鼎力,雅俗共赏触心弦

步入首义碑林,在靠近见证辛亥革命历史的“起义门”西侧园地,两米多高巨石上宋教仁亲笔行书这副对联,凹刻填红,格外醒目,与不远处孙中山的“共和”、黄兴的“无我”石刻遥相呼应。

罗教授告诉记者:“宋教仁的这副对联撰写于武昌起义爆发后的1912年2月,是初次相识好友冯心侠时即席为其所作。”

宋教仁(1882年4月—1913年3月),字得尊,湖南桃源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深入研究当时各国的政治制度,积极参与辛亥革命,推动建立了中华民国。

宋教仁手书对联。

“上联‘白眼观天下’,既是写实又是用典。”罗福惠为记者释义。冯心侠有眼疾,人称“冯白眼”,宋教仁以“白眼”巧切受赠者,其语意双关,颇有意趣。“白眼”语出《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凡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宋教仁在这句联里,以赞扬的口吻,幽默地说冯心侠以冷静、独特的眼光来观察天下变幻的风云,同时也与冯共勉。这种“白眼”象征着对于社会现象和国家局势的冷静观察和独立思考。

下联“丹心报国家”,决意赤胆忠心为国为民竭尽全力。古人常将“碧血”“丹心”连用,典出《庄子·外物篇》载:周敬王时刘文公属下的大夫苌弘蒙冤,因忠于周氏被人杀于蜀地,其血三年化为碧玉。故后人以“丹心”形容一个人精诚忠正。

罗福惠教授现场为记者解联。

罗教授说,从书法艺术角度看,这副行书对联笔划流畅刚劲,上下联的每一笔都似有千钧之力。其结构严谨而不失灵动,如“观”字的左右结构错落有致,“报”字的竖钩挺拔有力而又不失婉转,展现出一种动态平衡之美。这种气韵的生动性,使得观者在欣赏时能够感受到书写者内心的波澜壮阔。

罗教授对记者说:“这副对联语言接近于大白话,通俗易懂,简短好记,不仅文化人喜欢,妇孺老少、贩夫走卒也能听得懂,记得住,起到了动员群众、鼓动人心之用,真可谓‘一联顶万言’。”最关键的是,此联虽是宋教仁写给好友冯心侠,但却是对辛亥风云中湘籍革命志士革命情怀的高度概括。

“能争汉上为先著,此复神州第一功”

一百多年前,1913年3月20日的晚上,赢得议会选举即将北上出任内阁总理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一粒染毒的子弹射进他31岁的躯体。

消息传出,举国惊怒,而他却用虚弱的声音,冷静地向党人于右任交代后事,托黄兴致电袁世凯:“伏冀大总统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俾国家得确定不拔之宪法,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英雄临难,犹心系家国,令人动容。

一粒小小的子弹,将这位初生民国的总设计师杀死,也将襁褓中的民国梦击得粉碎。罗福惠认为,作为一位深谙国体顶层设计的先驱,宋教仁以他敏锐的政治嗅觉,深知要想真正制约窃得总统大位的袁世凯,必须从制度法律上下手。因此,他不遗余力倡导议会制,希望通过议会制衡的方法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阻止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的阴谋。宋教仁的这种“白眼”,是对当时革命党人向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反动封建势力妥协的深刻反思与批判,更是对未来民主政治的坚定追求。

罗教授表示,说到宋教仁,就不能不说到他的生死与共的挚友黄兴。1903年,还是留日学生的黄兴回到家乡湖南,约集宋教仁等人在长沙共同创立华兴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反清革命组织。在沿海地区多次起义失败后,黄兴指出革命“应以武昌为中枢,湘、粤为后劲,宁、皖、陕、蜀亦同时响应以牵制之,大事不难一举而定也”。1911年10月初,黄兴还在唱和湘籍革命党人谭人凤的一首七律诗中,自信地预言“能争汉上为先著,此复神州第一功。”目前这一联句也被木雕制作,挂在了武汉市楚望台遗址公园里的碑林园内。

武汉市楚望台遗址公园里的碑林走廊。

辛亥革命后被孙中山誉为中华民国“开国元勋”的蒋翊武,作为宋教仁的常德同乡兼战友,1904年加入了黄兴领导的华兴会,北上武汉策动新军,成立反清团体文学社,成为武昌起义的灵魂人物,在武昌起义的筹备和执行过程中扮演了最关键角色。

和黄兴一样,蒋翊武也很善于“白眼观天下”。他以研究文学做掩护发起成立的革命团体文学社,以湖北新军基层士兵为骨干,奠定了起义最坚实力量。在蒋翊武的周密筹划和直接指挥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一举成功。

罗教授认为,黄兴、蒋翊武和宋教仁在辛亥革命的不同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黄作为同盟会的实际领导人,宋作为同盟会的重要组织者和理论家,蒋作为武昌起义的直接组织与指挥者,三人目标一致,相互支持,和万千革命者一道,实现了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共和政体的理想。

须知世界文明价,尽是英雄血换来

辛亥革命博物院鸟瞰。

宋教仁遇刺牺牲后,孙中山亲作挽联称“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在宋教仁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白眼看天下,丹心报国家”不仅是一句豪言壮语,更是他一生行动的奋斗指南。

蒋翊武对宋教仁之死反应最为激烈。1913年10月,蒋翊武回湘毅然策动反袁,发动二次革命,决心以武力手段保卫共和。失败后在广西全州被捕,就义于桂林丽泽门外,年仅29岁。孙中山高度评价他:“辛亥武昌发难,以公功为冠。”1921年12月,孙中山出师北伐,在桂林时专程到蒋翊武殉难处凭吊,下令修建纪念碑,亲笔题写“开国元勋蒋翊武先生就义处”刻于碑上。

罗教授告诉记者,“湖湘文化有着‘沉朴刚毅’的特质,这种特质使湖南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表现卓越。通观整部辛亥革命史,湖南是武昌起义爆发后积极响应的“首应之区”,在之后的“二次革命”和“护国”“护法”战争中,湖南人也是再次担当主力,扛起了斗争的大旗。以黄兴、蔡锷、蒋翊武、宋教仁、刘揆一、谭人凤、焦达峰等为代表的辛亥革命著名湘籍人物,把“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的人格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记者手记

烽火已逝 英名长存

今天,城头烽火已成过往云烟,英雄的足迹却在岁月中长存。

在黄兴路步行街的入口处,一座铜像巍然矗立,黄兴右手轻抚衣襟,仿佛历经千山万水,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

不远处,蔡锷骑马铜像在蔡锷路边的“共和广场”上傲然挺立,将军挥鞭策马,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春夏秋冬。

岳麓山上,黄兴、蔡锷、蒋翊武……那些归葬于此的辛亥英杰们,他们静静地俯瞰着长沙城的繁华与变迁,理想之光在万家灯火中熠熠生辉。

“白眼看天下,丹心报国家”这十个字,不仅是个人品格的写照,更是集体精神的凝练,它融合了独立思考的睿智、爱国情怀的炽热、责任担当的坚定,展现了理性与感性的完美交融,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的紧密相连。

正是在这一精神的引领下,黄兴、蔡锷、蒋翊武、宋教仁等湖南英杰,以理想主义为信仰,以湖湘文化为滋养,无畏地投身于革命的洪流,用生命诠释了牺牲与奋斗的意义。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惟有不忘使命,勇于斗争,与时俱进。

解联嘉宾:罗福惠

罗福惠,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曾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主要致力于中国思想文化史、中日近代文化交流史、辛亥革命史、地域文化史研究,有相关著作十余种,在境内外报刊杂志发表论文近二百篇。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率先倡议展开“近代湖湘文化研究”,并对该文化的发展阶段和“诚朴刚健”的文化特征作了初步探讨。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出品

总策划/夏似飞

统筹/文凤雏 赵雨杉

执行/李茁 朱玉文 王华玉 朱晓华

撰文/肖秀芬 赵雨杉 王华玉

摄影/李健

剪辑/戴钺

设计/陈琮元

(一审:龙晓龙 二审:余画 三审:石伟)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