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崔如意在音乐教室教学生唱京剧。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徐行 见习记者 童臻熙 摄影报道
【名片】
崔如意,女,1994年出生于益阳市,本科学历,现为益阳市资阳区新桥河镇龚家坪小学音乐教师。她将戏曲融入课堂教学,曾获第三届湖南省小学戏曲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教授的课程入选省教育厅组织的示范课例展示,获得专家高度评价。
【日志】
7月8日,晴。
“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来到深山……”走进校门前,一个稚嫩的童声,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扭头看去,原来是我们班的一个“小调皮”,大家都叫他跳跳。看到我,他将视线从校外商店的电视机前收了回来,吐了下舌头,赶忙叫了声“崔老师好”,一溜烟地往校门跑去。
凑近屏幕,看到电视里正播放着抗洪抢险的画面,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这阵子,我省多地发生暴雨,部分群众被紧急转移。在这场守护生命的接力赛中,各方力量紧急驰援。新闻画面上,有的子弟兵经过长时间“鏖战”,躺在大堤休息时,还心系抢险。我被深深触动了。
于是,我给五年级的孩子上现代京剧课——《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时,就着重讲述了当前的险情和人民子弟兵的英勇事迹。
没想到,今天在校园外,见到了这样一幕。
作为声乐科班出身的教师,我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戏曲学习。直到2020年,我有幸参与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才了解了戏曲,也深深爱上了戏曲。我想,一定要将戏曲带进课堂。
不过,一开始便碰上了“钉子”——学生刚开始接触戏曲时,还有点排斥,在他们的印象中,只有村里老人离世了才唱戏。而我自己,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怎么教?怎么学?根本摸不着头脑。
从书本上学、在网络上学、向同行学、跟艺术表演者学。有时候,梦境中灵光一闪,我都会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去修改、去完善教案。慢慢地,我终于确定了教学方向——戏曲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唱、演,还要让学生学习到戏曲中蕴含的文化、文化中传递的精神。后来的戏曲课,我会先和孩子们讲戏曲背后的故事,带他们熟悉故事中的人物与人物的性格特点,再来学习唱段。
《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选自《智取威虎山》。通过故事背景的引入,我带孩子们走进那段峥嵘岁月,带他们理解工农子弟兵勇敢、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形象;通过剧中人物对话,我引导孩子们感受角色的魅力;通过播放人民解放军在前线的视频,我让孩子们思考军民鱼水情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像跳跳一样,孩子们大都慢慢领会了戏曲中的精神内核。
不过我当教师这7年,还有一个难点——要孩子们站起来表演可太难了。
农村的孩子普遍腼腆和胆小,大多不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我知道,不是他们没有能力,而是缺少培养。
我鼓励他们站起来,哪怕念白念得没有那么好,唱得也没有那么好,但是只要敢于站起来表达,我就表扬、就鼓励。
“上台的机会多了,也就不害怕、不紧张了。每次我上台前,就想起您对我说的话——只要大胆表现对这出戏的喜爱,表达它的美好就行,其他什么都不用想。然后,我就获奖了。”这是跳跳的学姐倩倩向我袒露的心扉。
她有着一副好嗓音,渴望表演,向往舞台,但很胆小。为了改变她,我带着她练习表演,鼓励她一步一步走向了益阳市的舞台。她的眼中有了光,整个人开朗自信了起来。
关键是要帮孩子们卸下心里的包袱。
如今的课堂上,举手的人多了起来,京剧念白时“眉飞色舞”的孩子多了起来,有板有眼的孩子多了起来。
乐过有痕,花开有声。我想,我还会看到更多像倩倩一样的孩子,绽放他们的笑颜,那么自信,那么从容,那么充满阳光……我想,这是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最大的收获。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