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防汛火线丨江湖水情“晴雨表”,百年城陵矶的前世今生

2024-06-30 21:10:1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浩] [编辑:周培]
字体:【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张浩 视频 顾荣 剪辑 何佳洁

自1904年建站,城陵矶水文站已“年满”120周岁。去年夏,全国首批22处百年水文站名单出炉,城陵矶水文站榜上有名。

自古文明依水而兴。依湖而生的城陵矶水文站,驻守在大潮奔涌的洞庭湖旁,见证着水文事业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

将近120年的时间里,它连接起长江水文的过去和现在,延伸向清流永续的未来。

现场:百年水文“晴雨表”,六角亭坚守洞庭湖畔

“八百里洞庭”自城陵矶汇入长江,城陵矶水文站也被誉为洞庭湖和长江流域水情“晴雨表”。

水利部长江委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岳阳分局负责人唐聪介绍,洞庭湖来水复杂,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三口来水,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新墙河等小支流,而洞庭湖唯一出口就是城陵矶。

“可以说整个洞庭湖的防汛工作,是以城陵矶水文站水位进入或者退出警戒水位为判断标志的。”唐聪告诉三湘都市报记者,如果城陵矶水文站出水顺畅的话,就代表着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汛形势较好,反之,防汛形势就很紧张了。

(20世纪70年代城陵矶水文站站房及基本设施。)

当好“晴雨表”的重要任务就是为防汛和抗旱收集基础资料,城陵矶水文站日常监测的内容,最主要的就是水位、流量和泥沙等方面。

监测水位,城陵矶水文站有着绿顶、红柱、黄墙的“六角亭”,它像一位哨兵,值守在洞庭湖与长江交汇处,守望着流经眼前的江水。

(城陵矶水文站保存着1904年以来的水位、降水、流量、含沙量整编档案。)

“六角亭”是一幢建筑,也是一种监测手段。亭子下面与洞庭湖水相连,通过亭下水位的高低就可识别江河水位的高低。

亭中,有一块屏、一幅挂图、一套水位计的装置,日夜不停地记载着水位数据,通过一体机屏幕就能看到实时流量等信息。

坚守:看着两岸万家灯火,再多辛苦也值了

6月30日上午9时,城陵矶水位达到33米,超过警戒水位。

“目前来看,入库流量要远远大于出库流量。”今年62岁林天才,是原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中游局岳阳分局主任工程师,也曾是城陵矶水文站防汛抗洪的“耳目尖兵”。

连日来岳阳大雨,林天才每天都撑着一把老花伞,在城陵矶水位站附近徘徊,看着水位一点一点涨上来。

退休已两年,林天才在洞庭湖畔工作了整整42个年头。对他来说,眼前浪花滚滚的城陵矶,就像自己爱闹腾的孩子。

林天才清楚地记得,1998年汛期,城陵矶接连超水位预警。他带着一帮水文工作者,吃住在水文站,高强度的测报工作让林天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更严重了,常常疼得直不起身子,只能靠吃止疼片坚持。

“那个时候水流监测,哪有现在这么高科技。”林天才介绍,汛期需要24小时循环观测水位,一个站点就需要六个人才能勉强完成。

“最难的是夜间监测。”流速仪随着木船到了湖水中,为了寻找测量角度,岸上的经纬仪和辐射杆需要挂上照明的马灯或打火把。而现在,GPS就能轻松搞定,“现在水位也实现了自动测报,工作人员不用日夜守在水尺边。”

林天才的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长江水文人,虽然从小随父亲东奔西走在洞庭湖畔,但林天才至今仍未学会游泳。

多少次下水监测,林天才掉进了滚滚湖水中。怕不怕?不怕。坚持了40多年,靠的是什么?是对水文事业的热爱,“看着两岸万家灯火,再多辛苦也值了!”

传承:高科技不断更新换代,守卫洞庭一方平安

城陵矶水文站水位自20世纪90年代底开始采用自记水位记录方式。

现水位观测采用气泡式水位计和浮子式水位计相配合的方式,降水量采用翻斗式自记雨量计观测,实现水位和降雨自动采集、固态存储等并用于资料整编。

(20世纪90年代,城陵矶站职工施测流量(应用六分仪定位)。)

1996年流量、含沙量采用微机测流系统开展测流;

2005年7月1日,长江水文118个中央报汛站实现自动报汛,城陵矶水文站的水位和雨量实现自记并通过北斗卫星自动报汛;

2011年,声学多普勒剖面流速仪(ADCP)在该站投产使用;

2013年输沙流量异步测验方案投产;2022年12月,新一代水文监测融合感知产品—全感通在城陵矶完成现场试验……

建站120年,水文工作者一代新人换旧人,高科技也在水文历史长河中不断更新。

唐聪介绍,目前城陵矶水文站拥有了长江流域首台集成展示水文监测数据的新生代机器人——“全感通”。

灰白色的立体装置,高达4米,八字形黑眼睛像个“囧”字,方块形肚子里装满电子芯片。只要轻轻一碰肚子外面的电子屏,实时水位、流量、含沙量等数据就会显现。这也是我们水文现代化工作的一个标志性成果。

2023年7月,城陵矶水文站等22处水文站被我国水利部列为首批百年水文站。百年水文站是指建立运行时间超过100年,能够长期开展观测的各类水文站。

将近120年的时间里,除了抗日战争停测8年,水文监测数据几乎没有中断过。

沿着基本水尺台阶接近湖面,惊涛拍岸,绿荫辉映,长江水文监测码头装备整齐。

洞庭湖上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象,恰像一幅风生水起的晴雨表,记述长江水文百年变迁的时代故事。

城陵矶水文站历史一览表

1904年1月,城陵矶海关在办理报关手续的中洋关设立水尺,逐时定时观测水位,并将记录整理成水位公报;

1930年7月,城陵矶水位站改为水文站,由湘鄂湖江水文总站接管,将基本水尺上迁7.5千米,同年增设岳阳水位站,测验断面上游约800米就是岳阳楼;

1938年9月,因抗日战争中断运行;

1946年9月恢复观测,由长江水利工程总局接管。

1950年1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水利局接管。

1952年4月,城陵矶水文站重归长江水利委员会管辖,将水尺断面下迁4千米,确定城陵矶水尺断面为基本断面使用。城陵矶水文站以七里山为中心,上有岳阳水位站,下有莲花塘水位站,始终保持三足鼎立。

(一审:龙晓龙 二审:卢小伟 三审:蒋玉青)

相关专题:湖南防汛抗灾在行动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