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国画馆迎新展 百余件作品“雁梦衡州”

2024-06-28 17:26:4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刘玉锋] [编辑:张岚]
字体:【

华声在线6月27日讯(记者 刘玉锋)6月27日上午,湖南国画馆迎来新展——《雁梦衡州》系列100多幅作品与观众见面。《雁梦衡州》是什么?缘起于将于9月20日开幕的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

旅发大会吸引“泼天”流量,如何以艺术的形式更生动地表现、传播衡阳地域文化,成为湖湘艺术家探索的主题。著名版画家、湖南国画馆馆长罗湘科组建了一支由肖卓、陈国军、李赢、周建胜、彭聪等青年艺术家组成的40多人的创作团队,历时一年半,创作了《芰语》《古之音》《鸿雁》等六大系列共数百件美术作品,成为探索湖湘地域文化艺术化的重要行动。

“雁至衡阳不南飞,客到雁城不思归。”历史文化名城衡阳,因南岳衡山而得名,悠悠两千多年光华绽放,犹如一颗明珠耀人心目。这里蕴涵着渊远流长的宗教文化。衡山七十二峰钟灵秀美,禅宗在这里衍生出“一花五叶”,书写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灿烂篇章。这里也深藏着清逸淡泊的归隐之美,参禅的山,悟道的水,洗尘的林,“寿岳”衡山也成为福寿昌荣的象征。

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要如何面向大众进行艺术化的创造性表达?特别是这里三教合一的宗教文化,既是艺术创作的重点,也是艺术创作的难点。过于具象会拘泥于传统形式,束缚艺术家的创作,过于抽象又难以走进大众,失去艺术的公共审美功能。经过多次研讨与探索,罗湘科带领团队提出“虚实结合、意境为先、不拘一格”的创作理念,充分发挥艺术家的创作主动性与自由度,将数字科技艺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采取综合版画、综合材料、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注重作品多层次的现代美感,以充分发挥艺术作品的公共空间审美功能。

展览现场,以宗教文化为主题的《古之音》系列令人耳目一新。这组系列以金色、红色、深蓝等暖色调为主体,运用丙烯、岩彩、宣纸、油漆等综合材料,通过自由率性、天马行空般的画面笔触与肌理,营造若有若无、混沌初开的艺术意境与精神氛围。

罗湘科向记者解读说,这个系列突破了过于具像的表达约束,观众由此打开想象的大门,仿佛如登高山之巅迎东方日出、万丈霞光,如走进南方山林的重峦叠嶂、云雾迷离,可窥见一角庙宇香火缭绕、一抹河影悠悠荡荡。待走近细看,又能在画面中突然寻见隐藏其间的“道法自然”“观自在”等古朴文字,虚实相生之间,令人心有所悟,大生欢喜。

展览还展出了多件《鸿雁》系列雕塑作品。这个系列选取大雁作为代表衡阳的文化符号,以玻璃钢为材质,通过卡通化、拟人化等多种艺术变形方式,创作了大小不一、姿态各异的大雁形象。《芰语》系列以罗湘科有代表性的“原点”木刻版画语言为基础,既有成熟的艺术风格,又尝试以黑白水墨、多姿岩彩和变化的刀刻痕迹交错融汇,呈现出新的面目。

罗湘科介绍,此次艺术创作的作品,将分批在国画馆展出。第一批作品将展至7月3日,7月15日到8月15日将展出第二批作品。随后艺术作品将赴衡阳,通过酒店装饰、空间布置等多种方式与大众见面,为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增添一道艺术的色彩。

湖南国画馆成立于1978年底,由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茅盾先生题名,是湖南省最早的专业性美术场馆。今年1月,罗湘科出任馆长后,对国画馆进行重新布置与改造,旨在提升场馆陈列展览的品质,将科技艺术、时尚艺术、生活艺术融为一体,尊重传统文化发展规律的同时,从国画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实现符合现代艺术以及现代文明思考的期盼。

(一审:谢振华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