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名校毕业生制毒、贩毒,获刑!

2024-06-27 21:56:4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黄欣然] [编辑:刘茜]
字体:【

华声在线6月27日讯(记者 黄欣然 通讯员 李丹)为警示广大青少年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近日,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法院合议庭在长沙理工大学开设巡回法庭,公开审理一起名校毕业生贩毒案。

2023年8月,公安机关在排查物流快递时发现一些异常的有毒化工业品,经过多方侦查,最终于2024年1月18日在某农村安置房内将罪魁祸首罗旭(化名)抓获。

“暴利是驱动当事人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本动机。”雨花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杨勇说,罗旭是一名从知名高校毕业的“90后”青年,原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由于收入无法达到心理预期,他辞掉工作赋闲在家。

一次上网,罗旭在国外某聊天软件的论坛上看到制作依托咪酯的方法,这是一种具有镇静催眠活性的药物,医学上一般用于静脉全麻诱导或麻醉辅助,但它的麻醉功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将其作为毒品替代品滥用,通过地下渠道非法制造和贩卖,牟取暴利。

渴望“一夜暴富”的罗旭心动了,他找到发帖人求教“秘方”,随后又网购了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在租住的农村安置房内开始制毒。

忙乎了两个月,没有成功,罗旭打消了制毒念头,却并没有放弃“寻毒”。

在一个化学交流群中,群友给罗旭支招,说自己可以把依托咪酯直接发货给他,拿到货后装入电子烟就可以售卖赚钱。

2023年12月18日,罗旭收到了上线通过快递寄来的约15克固体依托咪酯,并装入自购的电子烟烟弹,投放在数个不同小区的楼道、电表箱等处,等待下线进行交易。

不到半个月时间,罗旭埋下的“毒”便被公安机关查获。

雨花法院判决认为,被告人罗旭违反国家毒品管理法规,贩卖依托咪酯,其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2000元,上缴国库。

“被告罗旭原本有大好前程,从他通过互联网购买‘配方’,在农村安置房‘钻研’依托咪酯制作过程的劲头来看,他的智商不低、动手能力较强,如果能走正道将来很可能会有出色的成就,但他的聪明才智用错了地方。”杨勇说,年轻人应当认识到,毒品猛如虎,增强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切莫心存侥幸、走上歧途。

(一审:夏博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