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防汛火线丨暴雨后上街捞鱼?专家:洪水接触的鱼虾请别吃

2024-06-27 17:26:4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黄亚苹 李琪] [编辑:刘茜]
字体:【

华声在线6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亚苹 李琪 通讯员 杨璧嘉)连日来,湖南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水库开闸泄洪,大量河鱼“出逃”。一时间,不少居民使出“十八般武艺”抄网捕鱼。甚至有网友晒出在长沙火车站、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地捕鱼的视频。

疑问随之而来。“洪水里捞起的鱼能吃吗?”“暴雨过后,路上捡的鱼可以吃吗?”“吃了会不会对身体有害呢?”需要提醒的事,路边的鱼虾并非天上掉下的馅饼,被洪水接触过的食物极易受到污染,必须丢弃、不可食用。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检验科副主任彭艳华提到,降雨集中爆发期间被水冲到街头、家中的鱼,无法确认其是否受到不洁水体污染,“洪水泛滥,水中会积累很多污物,水质非常差,鱼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污染,所以最好不要食用,特别是那些已经死掉的鱼,更不要捡来烹食。”

此外,食用汛期捕捞的野生小龙虾,可能会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哈夫病)。彭艳华称,哈夫病的典型症状为肌痛、肌无力、茶色尿,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损伤等严重问题甚至危及生命,“夏季和秋季是哈夫病的高发期,食用鲳鱼、小龙虾、淡水鳕鱼、鳗鱼、狗鱼等食用水产品都有致病记录。“需要注意的是喝酒后也会出现‘哈夫病’。”

鱼虾之外,洪水后还有哪些食物不能吃?如,大米、谷物等粮食,被洪水浸泡且被污染也不能食用;尤其是花生、豆类食品,被水浸泡后遇高温天气极易发芽、霉变,从而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毒素。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在《2023年汛期饮食安全消费提示》提醒,洪涝灾害可能导致食品供应链各个环节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如农作物霉变、牲畜疫病或死亡等,水和食物可能被致病生物、各种有毒有害化学物污染,食用这些食物后将影响人体健康,可能引发腹泻、痢疾等,甚至导致传染性疾病流行。

记者注意到,6月26日,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发布汛期饮食安全消费提醒,要求食品生产加工经营者和消费者不出售、不购买、不食用被洪水或雨水浸泡的预包装加工食品。不直接饮用未经任何处理的地表水、雨水、洪水。不用洪水洗餐具和冲洗食物。不随意捡拾洪灾水域漂浮物,或洪水冲刷地面后留下的动物尸体或野生植物,包括野菜和野果等。

(一审:田镇圆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

相关专题:湖南防汛抗灾在行动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