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华文化课!!国台办喊话台湾青少年:走,去永州!

2024-06-26 18:36:0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寒露 林泽红 胡颖莹 袁程] [编辑:刘茜]
字体:【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李寒露 通讯员 林泽红 胡颖莹 袁程

6月26日上午,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暑期将至,我们热烈欢迎台湾同胞特别是台湾青少年到大陆来,在大禹故里四川北川听听大禹治水的故事,去湖南永州诵读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到浙江绍兴临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湖北赤壁遥想赤壁之战。在台湾课本里被抹掉的,来大陆都能找到、看到、体会到。”

从“不知中国史是什么”,到全然不知“大禹是谁”,民进党当局执意推行的“毒课纲”,正在让台湾青少年逐步远离中华文化根基,引发台湾社会的深切担忧。朱凤莲说,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根脉。谁也不能剥夺台湾同胞接受中华文化教育、了解民族历史的权利。

台湾青少年来到永州,永州又将如何应对?除了诵读《始得西山宴游记》,还有哪些“课文”可以让大家品读?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始得”有诗意    “西山”不远方

今天下午,湖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周玉华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为《永州八记》的第一篇。此文记叙了作者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了对怀才不遇愤懑和现实丑恶的无奈之情。此文紧扣题目,选材独特;构思精巧,结构严谨;寄情于景,托物寓志。

永州山水幽奇雄险,许多地方还鲜为人知。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运动,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在此期间,柳宗元便到处游览,搜奇探胜,借以开拓胸襟,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哲学思想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势”的社会历史观和儒家的民本思想,文学作品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永州八记》就是这种心态之下的游历结晶。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西山”,正是现零陵古城和湖南科技学院校园附近。

永州学者谭民政先生撰文表示,明代零陵才子易三接在他的《零陵山川志》中说,西山自朝阳岩至黄茅岭以北,长亘数里,山形圆润,长如飘带。在碧绿的植被中,岩石不时裸出,千奇百怪,如错落绽放的花朵。他定义的西山是一道山脉。

“徐霞客来到潇水西岸,询问西山何在,却没有一个人知道。他读到《芝山碑》,上面说芝山就是西山,当即予以否认,因为芝山还在北面很多。他从柳宗元西山游记的描述中,断定柳子庙后面圆浑高耸的山头(黄茅岭)就是西山。那时山上有护珠庵,庵下有柳子崖,旧刻诗篇很多。徐霞客本来是要登西山的,但崖间小路荒芜已久,最终‘不得道’而返。他确认的西山是一座山峰,与柳宗元的概念是一致的。”谭民政说。

“兄弟山”之情     “和” 文化之韵

双牌县阳明山与台湾阳明山同名同姓,同根同源,在首届中国·阳明山“和”文化旅游节暨杜鹃花会上,两山结为兄弟山。2014年,双牌阳明山获批国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永州阳明山(山脉)主体在双牌县境内东北隅,与零陵区、祁阳县、新田县、宁远县等接壤,主峰海拔1625米。潇水穿越其山体,主体在于潇水之东。

永州阳明山有“古、奇、灵、秀” 的独特景致,有悠久的“和” 文化传统及深厚的佛教渊源。每年5月左右,阳明山杜鹃花竞相开放,绵延数十里,蔚为壮观,被誉为“天下第一杜鹃红” 。阳明山佛教文化源远流长,是秀峰禅师坐化之地。“和” 文化底蕴深厚,近年通过开展寻“和” 之旅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名人雅士、社会贤达为阳明山题写“和” 字7000多个,增添了千古名山的“和” 之气韵。

今年4月22日至23日,“情系阳明山 和美两岸亲”两岸文旅交流活动在永州市双牌县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举行。同时,第七届海峡两岸阳明山围棋邀请赛同期举行。13名台湾嘉宾代表团参加交流活动。

交流团一行在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参观了阳明山“和”字展览馆、小黄江源等地,游览了解阳明山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底蕴。

台湾高雄围棋代表队领队盖士洪表示,希望通过民间的文化交流,让两岸人民更加紧密互相了解、互相沟通,不断增进彼此间的友好。

“我是第一次来到永州双牌,这里山清水秀。置身阳明山中,让我感受到独属于大自然的宁静与舒适。希望大家多到永州走走,让永州绿水青山潜藏的价值被看见。”来自台湾的伍国兴说道。

去年 11月12日,台湾中华文化交流发展协会唐嫣会长一行,来到永州双牌阳明山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参访。参访团表示,世界大同,和而为贵,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愿与大陆同胞共同传承和发扬好中华文化,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出一份力,发一份光。

(一审:龙晓龙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