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房推出“新中式”茶饮,成今夏新晋“顶流”

2024-06-25 09:28:04 [来源:长沙晚报] [编辑:潘华]
字体:【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傅容容

近段时间,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由各大中医医院推出的乌梅汤、养发饮、减脂茶等中药茶饮产品已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与网红奶茶、咖啡等饮品并列的新晋流量热点。近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所推出的“乌梅甘露饮”正式在线上渠道进行销售,首批茶包在短时间内便迅速售罄,市场反响热烈。

如今,多种来自中医医院的中药茶饮产品已成功“破圈”,受到广泛关注和追捧。尤其是年轻群体,他们纷纷将手中的“冰美式”替换为壶中的“新中式”茶饮,展现出对中药茶饮的浓厚兴趣与高度认可。专家提醒,“新中式”茶饮本质上仍属于中药范畴,因此,在饮用之前应当首先经过中医的辨证施治,以确保其适宜性与安全性。

医院开的“中药茶包”颇受消费者喜爱

小张是一名忙碌的程序员,经常加班到深夜,饮食不规律,常常看起来精神不振。随着夏季的到来,长沙像“蒸笼”一般的高温天气让他感到更加疲惫,食欲不振,情绪也变得焦虑。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张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线了“乌梅甘露饮”,便在互联网医院下了单。

“喝了两天,感觉这种‘新中式’不仅味道好,解暑效果也很好。”小张逐渐用“乌梅甘露饮”替代了日常的咖啡、奶茶,还特意带了一些茶包在办公室里泡制,邀请同事一起品尝,主动向周围人推荐这款“神奇茶饮”。

但并非每个人的“新中式”体验都如小张一般满意。网友小俞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她网购酸梅汤的经历:“收到乌梅汤后每天都会用煮茶壶煮着喝,但我这两天白天喝了后,晚上就会胃痛,月经也提前了。各位姐妹,这是啥原因啊?”小俞说,由于没抢到互联网医院的酸梅汤,她便按照网上流传的配方,自己去药房抓了相应的药材。喝了几次之后,总是感到胃痛,小俞不敢再喝,猜测“可能是体质不适合”。

“新中式”茶饮包是中药时尚化的积极探索

去年,浙江省中医院推出的乌梅汤一经上线,便迅速引发市场热烈反响,创下了3天内销售20多万份的佳绩。今年,医院再接再厉,推出了全新升级的2.0版乌梅荷叶饮。该饮品在上线短短24小时内,即在各大社交平台掀起热议,并实现下单量高达115万份的惊人记录。

在湖南,这股由“乌梅饮”引领的健康风潮同样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关注。6月17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制的“乌梅甘露饮”正式面向公众发售,首批茶包一经上架便迅速售罄。据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朱镇华介绍,此次推出的“乌梅甘露饮”,由全国名中医王行宽教授亲自审方把关,配方灵感源自古方,经过加减化裁而成。同时,在药材采购方面,医院通过集中采购的方式,有效降低了药材成本。

该饮品以乌梅、炒麦芽、山楂、甘草、玫瑰花等纯中药草本为组方,未添加任何甜味剂。同时,饮品中还融入了部分清热润肺、润肠通便的佐药,从而能够发挥出显著的生津止渴、消食解腻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

“新中式”茶饮为何火了?其实,“新中式”茶饮包的“出圈”,标志着中药在现代化、时尚化道路上的一次积极探索与实践。长沙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湛韬表示,现在流行喝中药茶饮,一是说明大家的健康养生意识提高了,二是老百姓对中医药、传统文化更加热衷了。“中药里确实有不少药材是‘药食同源’的,选用一些性质相对平和的中药制作成茶饮,在专业上是可行的。”

中药茶饮为我国的传统中药剂型,用药量少,饮服方便,取效充分,比开方喝中药更方便,因此受到追捧。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主任药师、湖南省名中医邓曼静说,中药茶饮包等中药产品,其核心目标在于针对体质改善这一关键环节进行精准施治。特别是针对当前年轻群体,因工作与生活双重压力之下,作息不规律,往往容易出现体质偏颇的状况。然而,多数情况下,这种体质偏颇尚未达到需要就医治疗的程度。因此,通过中药茶饮包等便捷方式,可有效改善体质,既方便实用,又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从而凸显出“治未病”的意义。“过去,人们一想到中药就觉得它‘又黑又苦,很难喝’。现在‘新中式’茶饮包火了,为医院和医生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即在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方面寻找更多可能性。”邓曼静说。

“药茶”也是“药”,需参考个人体质

医院推出中药茶饮,旨在为广大群众消费者提供更为便捷的养生方式,推动中医药养生理念深入百姓日常生活。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新中式”茶饮以饮品形式呈现,但其本质仍属于中药范畴,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循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

邓曼静建议,市民在选择含有中药饮片的茶饮之前,务必经由专业中医师进行体质辨证,以明确自身健康状况。各类中药饮片制的茶饮,均针对特定体质而设,即便药性温和,亦存在禁忌证。以酸梅汤为例,胃火旺盛或湿气较重的患者,应避免饮用酸梅汤。此外,对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而言,过量摄入此类酸性物质会刺激胃酸分泌,进而加剧病情。同时,糖尿病患者及孕产妇亦不宜过量饮用酸梅汤。市民在饮用此类茶饮时,应充分考虑个人体质与健康状况,确保安全饮用。

朱镇华也表示,“乌梅甘露饮”适合夏季日常饮用,夏日出汗较多者效果更佳。进食烧烤、火锅、麻辣烫等辛辣油腻食物后,可以将其作为解腻使用。但要注意的是,“乌梅甘露饮”不宜空腹服用;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未控制者、儿童及年老体弱者,需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月经期、消化性溃疡患者慎用,妊娠期及哺乳期禁用;大便溏泄及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建议大家还是本着一个养生休闲的心态来看待这些茶饮的作用,茶饮一般不能代替药物,不能代替正规的中医治疗。”湛韬提醒,养生的重点仍然离不开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能一味依赖中药茶饮。若身体持续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调整作息习惯、饮食习惯以及情绪状态,并务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进行就诊,以确保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

(一审:蒋宇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