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吕鹏飞团队发现内体调控有丝分裂的新机制

2024-06-22 11:47:4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子超] [编辑:伍镆]
字体:【

华声在线6月22日讯(通讯员 张子超)近日,国际知名杂志Advanced Science在线发表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吕鹏飞教授团队题为“Tight junction component Occludin binds to FIP5 to regulate endosome trafficking and mitotic spindle function”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Occludin蛋白可以作为内体成员,与FIP5结合调控内体运输,协助有丝分裂正常进行,解析了Occludin蛋白的全新功能。

细胞增殖作为一个基本的生物学过程,长期以来一直被广泛关注。内体是细胞内吞和溶酶体形成的产物,但近年来被发现与细胞分裂紧密相关。在有丝分裂的早期阶段,尤其是在前期和中期纺锤体的组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内体参与有丝分裂过程的机制仍然不清楚。

Occludin(OCLN)是一种仅在脊椎动物中出现的紧密连接蛋白。吕鹏飞团队研究人员先前发现OCLN可以调控乳蛋白和脂滴的分泌1,2。而本研究最初旨在解开缺乏Ocln的乳腺中出现延迟分支的谜团。研究人员发现,缺乏Ocln的乳腺分支延伸迟缓的现象是乳腺管腔上皮细胞增殖减少导致,这些细胞在有丝分裂中经历各种细胞周期缺陷,包括延长的前期、染色体皱缩无法进入中期和多方向的细胞核分裂。令人感兴趣的是,尽管OCLN是一种紧密连接蛋白,但在有丝分裂期间,它会沿内体途径的回收和运输在中心体聚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OCLN与RAB11内体相互作用蛋白5(RAB11FIP5)相结合,共同促进内体运输和纺锤体形成过程。

总的来说,该研究发现了OCLN可以作为内体蛋白这一新功能,为我们深入了解细胞增殖和上皮形态发生的基本细胞生物学过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见解,为解决OCLN在脊椎动物中出现的原因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方向。

吕鹏飞组研究生张子超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吕鹏飞教授为该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本研究依托南华大学“儿科罕见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受到南华大学高层次人才启动经费、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资助。

吕鹏飞教授致力于通过探究脊椎动物在器官形成和疾病发生过程中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机制,寻找对于先天性遗传疾病、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有益的新型治疗方法。围绕这一目标,课题组在器官发生、干细胞及再生生物学以及针对肿瘤微环境的新型抗癌药物研发等关键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国际认可的成就。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总引用次数近万次,并多次主持国自然及科技部项目。

(一审:罗江龙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