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关于孩子口腔护理的误区,一文全解析!

2024-06-19 21:21:19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华声在线6月19日讯(通讯员 李群 记者 邓桂明)近年来,儿童口腔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儿童口腔问题防治方面,很多家长还存在一些认知误区,来看看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主任胡淳的解答。

1. 牙面上的小黑点是蛀牙吗?

这些牙面上的黑色斑块并不是蛀牙,而是色素沉着。牙面色素沉着是一种外源性着色,一般由食物、药物、饮料中的色素沉积在牙齿表面所引起,影响牙齿美观,但对功能影响不大。儿童牙齿外源性黑色素沉着常常发生在牙龈边缘,呈黑褐色条带或不连续的黑点。

一旦孩子出现牙菌斑及色素沉着,家长应引起重视,纠正孩子不良清洁习惯,帮孩子进行正确的口腔清洁护理,定期检查。注意饮食调理,让孩子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钙和磷等元素,少吃一些过于甜腻的食物。

2. 孩子乳牙蛀牙可以不用管?

不少家长怀有“反正孩子以后要换牙,乳牙蛀牙可以不用管”的侥幸心理,无视孩子的蛀牙问题。医生提醒,这样是不妥的。当蛀牙累及牙髓时,会发生牙髓炎。这时孩子会出现牙齿疼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发烧等全身症状。

如果长期不予处理,细菌会顺着牙髓腔一路向下直达根尖,导致根尖周炎,引发强烈牙疼、牙龈红肿,甚至有脓液流出,后果不堪设想。

3. 孩子牙龈“长包”,多半是上火了?

医生解释,这个“小包”一般为牙槽脓肿,即牙齿发生了根尖周炎。牙根周围出现炎性改变,炎症破坏周围牙槽骨,脓液从牙龈排出,形成了“小包”。

根尖周炎一般多是由蛀牙引起,家长和患儿不重视、未发现,细菌感染了牙髓和根尖周组织,引起根尖周炎。也可能是由于牙齿受到外伤力撞击或者是其他牙体牙髓疾病引起的。

医生建议,发现这种情况,不可自行尝试扎破脓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患牙病变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减少对恒牙的不良影响。

4. 乳牙“地包天”能自愈?

我们常说的“地包天”即反𬌗,是我国儿童中常见的一种错𬌗畸形,是指牙齿咬合时,下牙包在上牙外面的情况。反𬌗多是因为吮指、咬嘴唇、吐舌、偏侧咀嚼等不良习惯,肌肉运动发生异常,进而影响骨骼发育。

反𬌗患儿的上颌骨生长限制,下颌会随着上颌的推动导致生长过度,因此难以自愈,会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越来越严重。反𬌗患儿应尽早前往医院进行正畸治疗,以免出现严重骨性畸形。

家长们应如何护理孩子口腔健康,预防口腔问题?医生也进行了详细介绍。

1.掌握正确刷牙方法

在刷牙前让孩子洗净双手,使用适量牙膏,依据孩子年龄,使用米粒到黄豆大小的牙膏量,并反复叮嘱孩子刷牙时不要做吞咽动作。

使用圆弧刷牙法或巴氏刷牙法,将牙刷放在牙齿和牙龈交界处,以小的圆形或水平轻轻震颤拂动的方式进行刷洗。注意刷洗所有的牙齿和牙齿的每个面,包括咬合面、内侧和外侧。

2.学会正确使用牙线

科学研究证明,彻底有效的刷牙只能去除70%的牙菌斑,而牙齿邻面间隙的牙菌斑、牙垢很难去除。因此,需要配合使用牙线才可以有效清除牙缝里面的残留食物、软牙垢,有助于预防牙龈疾病和蛀牙。

注意使用牙线时要轻轻卡进两牙牙缝之间,不要直接用力压进牙缝,避免损伤牙龈。

3.定期给牙齿涂氟

家长应定期带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在口腔医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各种氟化物及其他防龋方法,如窝沟封闭、涂氟等。

涂氟是一种常见的预防龋齿的有效手段。医生将氟化物保护剂涂在每一颗牙齿的表面,形成一层牙齿防护膜,不断向牙齿缓慢、持续地释放氟离子,阻止酸性物质的侵蚀,使牙齿再矿化,变得坚固。

一般情况下,建议家长在孩子2-3岁时就进行牙齿涂氟,并且每6个月涂氟一次。

(一审:田镇圆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