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4年中考掠影:以进取之心奔向花路

2024-06-18 16:28:5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曾玺凡] [编辑:刘茜]
字体:【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曾玺凡

“孩子马上出来了,中午准备给他做点好吃的。”6月18日上午11时20分,长沙考区明德华兴中学考点外逐渐热闹起来,结束2024年湖南中考首场语文考试的考生们从校门鱼贯而出,与父母结伴返家。

这是我省首次实现中考统一组织命题、统一印制试卷(长沙市按省统一要求单独组织中考命题)、统一部署组考、评卷工作。全省178万初中考生(报考生物、地理的初二考生88.69万,报考其他科目的初三考生89.73万)从容赴考,以进取之心奔向花路。

考点标准化,保密等级参照高考

6月18日上午7时,距离首场考试开考还有两小时,执勤交警已在怀化市鹤城区各考点门口维持交通秩序,全力开启中考护航模式。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考试试题安全,各市州将中考考点向县城集中,力争标准化考点全覆盖,并升级中考试卷的保密等级,参照高考、学考保密要求执行。今年,怀化市中考考点由去年的218个缩减至56个,新建考点保密室13个,9个县市区实现集中在城区学校组考。

为配合省考试院标准考室按每室30人的调整,邵阳市各考区均扩建了标准化考点,加大了考点建设投入,一改往年考点分散难于管理的乱象,126个标准化考点完全能满足全市中考需求。

考点向县城集中,偏远乡镇学校的考生如何平稳赴考?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启动护考模式。

位于保靖县最南端的夯沙学校距考点约105公里,需跨越三个县市。虽路途遥远,在当地政府和高速交警的接力护送下,该校71名初三学生的赶考之路平安顺畅。“6月17日中午考生们从学校出发,当天下午2时全部顺利抵达考点。”夯沙学校校长张艳说。

“安心考试,老师在这里陪着你们。”6月18日上午7时30分,常德市鼎城一中考点外,韩公渡镇断港头中学初三班主任彭向正给即将赴考的学生打气。“学校行政班子和科任老师于昨日中午陪同全体考生来到考点。中考期间,我们会和孩子们同吃同住,护航每位考生的应考之路。”

中考进行时,互相鼓励沉着赴考

6月18日上午7时45分,天空飘着细雨,长沙考区长郡芙蓉中学考点门口,不少考生已抵达现场,和相熟的同学、师长们讨论交流。部分考生正结对互背课文,他们表示已经做好充分准备,考前等待时间稍加巩固,底气会更足。今年长沙全市参加中考考生21.43万人,比上年增加1.37万人,其中初三年级10.32万人,初二年级11.11万人。

“请同学们再次检查考试工具、准考证、身份证是否备齐……”上午8时,嘉禾七中九年级(2102)班教室内,班主任曾驰正语重心长地进行考前动员。校门外送考车辆早已等候多时,片刻后,所有考生轻装上阵,整齐有序地排队上车。

上午8时15分,武冈一中考点外,已陆续有送考车辆抵达,工作人员引导车辆有序驶入指定区域,考生们撑着雨伞依次进入校门,现场秩序井然。“今年是全省统考,从考试时间和总分来看,变化还是比较大的,我希望孩子能沉着应对。”考生刘浩桓的家长说。

“一起加油!”在衡阳考区逸夫中学考点,即将步入考场的石鼓区第四中学考生表情轻松,互相鼓励。该校党员教师们也早早来到考点大门口及考场休息区相应位置,与考生交流,鼓励他们保持信心,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促义教均衡,平稳应对统一命题

6月18日上午11时,湖南中考语文科目结束,作文题也新鲜出炉。今年是湖南首次实行统一中考,长沙市按照全省统一要求单独组织中考命题,所以作文题分为“湖南卷”和“长沙卷”。其中,湖南卷语文作文题为:“只有走出第一步,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长沙卷作文题目是请以《考试的背后》为题写一篇文章。

记者了解到,今年长沙中考命题较往年整体上保持稳定,具体而言有“三个不变”和“三个调整”:中考命题难度保持稳定,书面考试科目保持不变,书面考试形式保持不变;英语科卷面分值和考试时量以及语文科考试时量有调整,高中招生录取总分有变化,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和信息科技考试纳入中考总分。

“今年中考由原来的市州负责命题调整为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除长沙外)。同时,语文、数学、外语三科试卷分值由150分调整为语、数试卷分值各120分,外语为100分。”相关负责人透露,考试时长也发生了变化。语文、数学科目各为120分钟,外语科目为100分钟,其他科目为60分钟(物理、化学,历史、道德与法治,生物、地理为合堂考试)。

“以往每门科目的考试都是独立时间开考,今年不少科目采用合堂考试方式进行。这些变化我们在前期都事无巨细地反复强调,确保各地落实。”怀化市教科院院长欧阳晓梅告诉记者,今年5月他们便组织进行了全市中考模拟考试,教科院也分为6组下到各区县进行巡考,以对标高考、学考的高标准严要求进行演练。

株洲市教育考试院负责人介绍,由于中考命题兼顾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两考合一”的功能定位,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导向,既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预计考题将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题结构,提高试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不出偏题怪题。

“将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不超标命题和随意扩大、压减考试内容范围,不将高中课程内容、学科竞赛试题以及校外培训内容作为考试内容。”该负责人认为,实施中考省级统一命题,有利于提高命题质量,进一步发挥考试评价导向作用,引导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审:蒋宇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