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水”成“香饽饽”?正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是关键

2024-06-18 14:43:3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刘镇东] [编辑:张岚]
字体:【

华声在线6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镇东 通讯员 梁健愉)牛奶、风油精、鸡蛋、蟑螂……把这些“配方”放进饮料瓶中,经过长时间的发酵,等待瓶身爆炸,就做成了现在中小学生间风靡的“臭水”。记者在网络上看到,全国多地学生跟风“养臭水”,甚至还分享各种“养臭水”配方和制作方法,看炸开后谁的“杀伤力”更强。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近日,“养臭水”在湖南中小学生中也流行起来,比谁的更臭、炸得更快,不少家长对此担忧不已。为什么孩子会着迷于这场恶趣味的游戏?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风靡中小学,“臭水”竟成“香饽饽”

“班上有好几个同学喜欢‘养臭水’,有一次一个‘臭水’炸开了,周围同学都被波及,味道真的很难闻,里面的添加物也很恶心。”长沙市雨花区一所中学的学生清清告诉记者,最开始班上只是热衷于分享讨论此类视频,后来就开始有同学学着混合各种液体、食物来制作,越臭、炸的范围越广,制作者越有成就感。“我真的很不喜欢‘臭水’,但班上几乎所有的男孩子在玩。”清清说。

小李是初二学生,说起“养臭水”如同“专家”一般。最开始他看见网上相关视频,觉得很好奇也很刺激,于是慢慢开始尝试。“‘臭水’原料就是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东西,从模仿到自己开始研究‘配方’,再到发酵炸开,非常有成就感。”小李坦言,其实自己也知道会有卫生问题,为此他也被父母打过,被老师说过,但还是忍不住和同学偷偷玩。

“臭水养成计划”“想看看你们的臭水”“今天是养臭水的第十五天”……记者在社交平台检索“养臭水”关键词时发现,相关话题浏览量高达420余万。不少中小学生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培养心得”,一位有过“养臭水”经历的初中生表示,他根据网上的教程,将辣条、沐浴露等多种物品混合在一起,制成了一瓶所谓的“臭水”,并将这一过程拍成视频分享到网络上,获得了超2000次的点赞。

此外,还有人将“腌制的臭水”及配方放至二手平台进行售卖,价格在5元到百元不等。甚至有不少人每天在社交平台上更新臭水的气味、新加入的材料等,还会与网友互相交流臭水的状态:“你的什么情况?”“我的三天就炸了。”……

正确引导,好奇心莫用错地方

针对此类行为,多名家长表示不理解,并对臭水“爆炸”后引起的卫生健康问题忧心不已。“养臭水其实就是在培养细菌,这些细菌中可能包含霉菌、真菌等有害物质。一旦瓶子爆炸,里面的臭水很可能会四处飞溅,溅到其他同学身上,从而可能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家长李先生说,初中阶段的孩子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孩子“养臭水”,大多是跟风和对刺激冒险的向往,需要家长和老师正确引导孩子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臭水”频频被带至教室,也引发了老师们的担忧。此前,福建一所中学班主任在班上发布了“禁养‘臭水’”通知。在她看来,学生养“臭水”的动机基本来源于好奇心、获取关注、恶作剧心理。不少学生都是通过短视频平台了解养“臭水”的方法,学生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跟风行为。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但老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的好奇心走上正确的道路,远离危险。”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初中学生处主任徐党认为,“养臭水”的行为反映了孩子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希望通过实验来发现新的东西,这种创新精神值得鼓励,但是这种行为方式是不当的,学校和老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实验的真正价值,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实验的魅力。

(一审:蒋宇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