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云溪区:持续推深做实林长制 当好绿色发展守护者

2024-06-04 17:24:1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陈希腾] [编辑:张岚]
字体:【

华声在线6月4日讯(通讯员 陈希腾)孟夏时节,万物并秀,云溪大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碧水青山间,一幅辽阔壮美的生态画卷徐徐舒展。

近年来,云溪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林长制工作,在林业基础并不占优的情况下,始终深耕自身、向阳而生,把全面推行林长制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作为扛起生态保护责任的关键举措、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聚焦“管绿、增绿、护绿、用绿”,全面推动林长制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以“林长制”推进“林长治”,全力打造林长制“云溪特色品牌”,持续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创新机制管绿 助力生态保护

如何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制度运行为依托,体制机制是关键。

坚持以林长制为主抓手,云溪区全方位厘清林长制工作路径,先后组织召开11次专题会议,高规格召开区林长会、林长制工作推进会20余次,研究部署林长制工作,通过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责任体系、用好督导体系、强化协作体系,持续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林长组织体系、“一长四员”管护体系、管理考核和财政资金保障体系、生态功能区和部门协作体系,构建了齐抓共管、协同发力的良好工作机制。

“通过健全‘一长四员’基层执行体系,适时调整林长制组织体系和责任区划,结合资源分布和区域工作重点,以‘一长一册’的方式印发《云溪区林长工作手册》,使各级林长和林长制牵头单位的职责要求更加明确,履职重点更加聚焦。”云溪区林业局局长高松农介绍。

同时,云溪区还同步开展各级林长述职,将林长制工作纳入区委绩效考核,区林长制督察长不定期开展林长制专项督查,实地察看镇村林长办和基层“一长四员”履职情况,进一步推动全区林长制工作见行见效。

自2021年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来,为深化拓展“林长+”成效,该区开展林长制工作人大评议,协同区政协委员提交林长制专项工作提案,联合区政协举办“委员活动日”宣讲活动并开展联合巡林,共同强化林长制基层基础建设;通过“一长四员”林长制手机彩铃、云溪林长制微信公众号创新推广,引导广大群众、社会团体参与森林资源保护,让“共管”成为林业治理的新亮点。2022年、2023年,云溪区连续2年获评岳阳市林长制工作真抓实干先进县市区。

严守底线护绿 筑牢生态屏障

“这个宣传手册上面介绍了森林火灾有哪些危害,以及发生火灾之后如何扑救,请大家要认真看一下,牢记森林防火‘十个不准’……”今年3月是全市春季森林防火集中宣传月,云溪区林业局结合辖区林情实际,组织开展森林防火进工矿企业、“守护好一江碧水、筑牢生态屏障”湿地防火联合宣传巡护活动,通过现场签订《森林防火承诺书》、派发宣传单等方式,切实筑牢森林防火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机制。

近年来,云溪区深入开展森林防火“六大行动”,打造林电、林气共建样板,共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1.21公里、改造隔离带13.57公里、新建防火道4.29公里、改造防火道2.46公里,全区林火阻隔密度由项目开展前的5.48米/公顷提高到6.5米/公顷,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最低要求5.66米/公顷。

加强“硬”措施的同时,“软”防护也必不可少。

云溪区对全区46名生态护林员进行网格化管理,在森林防火重点时期,要求全员下沉联村包片,把山头、地块等落实到人头,加大巡护频次,确保巡查全覆盖、无死角,火情早发现、早处置。同时,利用“村村响”广播、防火宣传牌、张贴《禁火令》等多渠道宣传森林防火工作,通过多方面的宣传、精细的措施,保障森林防灭火工作落实落细。2023年获得岳阳市森林防火先进单位。

与此同时,在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中,云溪区林长办全力写好绿色文章,积极落实精准检测、集中除治和加强疫木管控等措施。2023年获评全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行动先进单位。

古树名木保护作为护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保护,云溪区积极探索精准化、规范化、多元化新机制,精准落实对古树名木的科学管护工作。

在完善古树档案的基础上,云溪区林业局还建立了《云溪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制度》,制定《云溪区古树名木保护工程实施方案》,通过完善制度和实施保护工程,进一步保护云溪古树资源。同时还创新日常保护管理机制,建立古树定期调查、考核奖惩制度,从严查处违法采伐、毁坏、移植古树行为。

自2018年以来,云溪区累计投入100余万元用于古树名木的抢救复壮、防治病虫、挂牌保护工作。目前,已挂牌359块、立碑3块、救治古树50余株,其中,树龄最大的一棵香樟树,年龄约为850年。由此,残弱、受损古树焕发出新的生机。

扩面提质增绿 改善生态环境

“水更清了,岸更绿了,环境越来越好了。”长江云溪段旁,陆城镇白泥湖村护林员吴爱民感触颇深。他是土生土长的云溪人,从小在长江边长大,作为一名护林员,每天早上8时,吴爱民的护林宣传喇叭就在村中准时响起。在巡林护林的过程中,他倍加用心、用情,每天在长江岸线上和白泥湖国家湿地公园山林一圈下来,步行往返得花5个小时左右。

云溪区将全民义务植树与生态廊道建设相结合,重点抓好长江岸线绿色生态屏障区建设,完成长江岸线红线范围内增绿扩量2393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800亩、山地森林提质4995亩,打造“最美长江岸线”升级版。

自2022年以来,该区建立义务植树基地12处,累计有32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共植树112万余株。目前,云溪区已完成长江岸线红线范围内增绿扩量1595公顷,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20公顷,山地森林提质333公顷,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55公顷,认定国家森林乡村5个,建设候鸟栖息地1处。

目前,云溪区共建立森林公园1个、湿地公园1个,建成综合性公园2个、社区公园3个、街头小游园2个,39个村(社区)均有1处以上公共休闲绿地,村庄绿化率达30%以上,村庄道路绿化率达70%以上,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聚焦产业活绿 释放生态红利

如何利用现有的林业资源激活并带动乡村产业振兴,走出一条绿色生态发展的提质提效之路?

“我们利用村里闲置的荒山,总共计划建设种植标准化油茶1200余亩,预计3到5年左右开始收益,不但可以壮大村集体经济,村民也可以从中受益。”该区盘龙山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闾松柏介绍,不仅如此,合作社还辐射带动了周边村2000多户农户种植油茶5000多亩。

云溪区将油茶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富民产业的重要抓手,不断健全政策体系,积极破解油茶产业发展瓶颈,积极推动油茶高质量发展三年工程,首年完成油茶新造2065亩、低质低效林改造1000亩、补植补造4650亩,升级改造3个小作坊,建设油茶道路设施17公里。云溪区鸿康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2022年度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该区林业局还针对油茶丰产林建设及低质低效林改造,制定了一系列惠企惠民的油茶造林补贴措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目前,云溪区已初步形成“公司+合作社(大户)+基地+农户”的油茶产业链,拥有黄皋村、白荆村、钢铁村、友好村等5个面积200亩以上示范基地。2023年云溪区油茶计产面积8800亩,产茶油19.33万公斤,油茶及其附属品产值达2769万元,综合产值达6000万元,现有油茶深加工省级龙头企业1家、油茶仓储及小作坊5家、油茶专业合作社13家。

同时,云溪区高质量编制《白泥湖国家级湿地公园文旅开发总体规划暨景区创建方案》《“悦动清溪”清溪省级森林公园文旅开发总体规划暨景区创建方案》,白泥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和清溪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有效推进,具有云溪特色的“湿地+旅游”“森林+康养”特色生态产业正在走向现实。

克难奋进,事争一流。从生态治理之变,到自然共生之美,云溪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积极统筹保护与发展,持续推深做实林长制,狠抓森林资源保护利用,将为形成林业获发展、生态受保护、群众得实惠的“林长治”格局,筑牢云溪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绿色屏障,加快建设“七个岳阳”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审:谢振华 二审:邓望军 三审:蒋玉青)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