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艺术,要从求证走向创新——专访著名楹联艺术家、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叶子彤

2024-06-03 10:02:27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叶子彤。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廖慧文

楹联,由骈句、律诗逐渐演化而来,深深扎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土壤。每个中国人对楹联都再熟悉不过了,贴春联、婚联、寿联、新居联……它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是不可或缺的“仪式感”的一部分。

湖南是全国“四大楹联文化强省”之一。2023年4月,湖南日报社推出《楹联里的湖南》大型融媒体专栏,50多名全媒体记者携手省内外40多位专家学者,以融媒体报道精解名联,促进楹联艺术进一步“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年7月28日,“新时代楹联文化传承与发展暨《楹联里的湖南》”学术研讨会即将在长沙举行。近期,该研讨会筹备会举办,著名楹联艺术家,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叶子彤在会前接受《湘江副刊》专访,畅谈新时代楹联文化发展。

“湖湘对联文化在我国对联文化史上举足轻重”

湘江:这次活动是我国楹联界的盛事。为何定在湖南举办?在全国来看,湖南的楹联处于什么样的水准?

叶子彤:湖湘对联文化,在我国对联文化史上是举足轻重的。尤其是明清以来,近六百年间所呈现的湖湘对联文化现象,在中国对联史上更是光彩夺目。无论是对联理论研究,或是对联创作实践,或是对联教育普及,或是对联书法推广,涌现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成为湖湘对联文化现象的最为重要的基本特征。

从明代的李东阳,清代的车万育、陶澍、曾国藩、何绍基、左宗棠、彭玉麟,民国的吴恭亨,乃至当代也是名家辈出,其中有以德高望重的余德泉教授为代表的,包括汪涛、魏寅、熊尚鸿、李曲江、唐意诚等在内的老一辈楹联艺术家,还有240余位被湖南楹联家协会授予荣誉称号的“湖南对联文化传承人”,以及近年来活跃于对联文化前沿的、名号“湖湘楹联七子”的鲁晓川、石印文、刘松山、邹宗德、周永红、傅小松、楚石等,在全国具有广泛的影响。

他们扎根湖湘大地,具有湖湘文化根深蒂固的地域特性;孕育于湖湘文化,具有湖湘文化博大精深的人文底蕴;熏陶于湖湘文明,具有湖湘文化壮怀宏阔的人格精神。他们融湖湘人刚烈、倔强的性格特质于对联文化,作品题材不拘一格,立意新奇,谋篇精致,措辞雅切,明道弘义,正气沛然。诚如一副经典的对联所云:“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但其“斯”者,地域概念未变,却更多地赋予了时代的新的气息与涵义。这也是我们这次学术研讨会在湖南举办的缘由。

湘江:您刚刚提到的楹联大家很多也是书法家。

叶子彤:楹是门框的意思,贴在门框两边的对联叫楹联。也就是说,楹联需要书写。我们一直讲“联墨双修”,过去讲书法家很多都是“抄写员”,抄唐诗、宋词,自己不会对联写诗,这是很糟糕的。现在的趋势是很多书法家开始学着写自己的作品。

这也是湖南楹联文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已经形成了一支书法家兼楹联家队伍。他们深入实际,经常到基层去采风,撰联写联。这种民间组织是很松散的,没有经费,全靠执着和热爱——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语义的表达比格律更重要”

湘江:在当代生活中,楹联似乎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远了。您如何看待?

叶子彤:新时代,我们要赋予楹联新的生命。中国楹联学会成立已经四十年了,我们把主要精力投入了对历代文献史料的收集、整理与归纳,并从中研究总结对联作为独立文学体裁的自身规律,极力为确立、维护对联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传统地位而鼓与呼。其间,国务院正式把对联习俗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律通则》的颁布施行、《中国对联集成》及各省市区分卷的出版。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新媒体发展,线上培训开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写联了。

湘江:在楹联当中,有很多修辞手法和典故的应用。您怎么去看待我们今天没有旧学的底子去撰写楹联呢?

叶子彤:以前农村里都有一些读过书的老先生,婚丧嫁娶、逢年过节都要请他们出手。但是现在一切都在变化了。我们把楹联的规律整理出来,搞《联律通则》,就是要降低学习传承楹联文化的门槛。而这次研讨会,我们将要在求证的基础上求创新了。

楹联要有文学的语言、文学的风貌,不能写“老干体”。时代隔阂是存在的,但我们不要因循守旧,得用现代的东西充实它。需要去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创新,用传统的格律表达新的语言时代。比如我们现在用韵,都是用古韵——平水韵,但是年轻人不懂。那么,用新声入门也可以。等他们接触到古韵的时候,我们就说这个地方古人用的是平水韵,这个字是入声字,他们慢慢就记住了。

光是修辞手法,楹联中常用的至少三四十种。我们讲课要求写联“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但这只是入门时的要求,真正学会了,你会发现古人是没有语法的,他们只有“虚对虚,实对实”。学到后面,创作必然走向自由。语义的表达比格律更重要。

湘江:您怎么看待现代生活的一些新词入联?

叶子彤:楹联可以是口语化的,非常有生活气息。但是只要对联里面出现英文字母,我就“毙”掉它。对联是属于汉语的,跟英语没关系,这也是底线。

(一审:龙晓龙 二审:刘乐 三审:石伟)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