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在全省首发林业碳汇权证、林业碳券,森林成“幸福不动产”和“绿色提款机”——卖空气赚来真金白银

2024-06-03 09:11:12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肖畅 通讯员 吴祥淼

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生棋村林农杨盛谋,卖空气得了4万多元。消息一传开,十里八乡炸开了锅,“活了大半辈子,头回听说还有这种新鲜事!”

空气也能卖钱?怎么卖?谁来买?6月1日,记者驱车前往一探究竟。

林农的“赚钱经”

车沿包茂高速一路南下,道路两侧林木葳蕤、郁郁葱葱。

“真金白银,已打到银行卡上,怎会有假?”见记者询问,杨盛谋拿出一本由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监制、印有“林业碳汇权证”字样的绿色本子说,“空气能不能卖到钱,还得靠林业碳券。”

森林具有固碳增汇的作用。林业碳汇权证,是开发林业碳汇资源的“身份证”,具有抵押、转移、变更等权能。

林业碳券,是森林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形象地说,就是一片森林每年吸收多少吨二氧化碳,依据计量方法换算成碳减排量,以券的形式发放给林农。林农可以用它在碳汇交易平台变现,也可以到银行质押贷款。

谁需要购买碳券?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近年来,国家对石化、建材、电力等行业企业的碳排放量有逐年减少的要求。企业如果扩大生产规模,就需购买碳券,用来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

5月底,怀化市林地生态系统碳汇权证暨林业碳券首发仪式在通道举行,包括杨盛谋在内的10名林农领到首批林业碳汇权证。4名林农现场与企业进行碳券交易,4张碳券卖了10.48万,碳减排量为1379吨二氧化碳当量。

“林子面积为712亩,首期核发碳减排量达1292吨二氧化碳当量。首发仪式上,通道大锅冲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买走了551吨,按每吨76元交易。”杨盛谋说,以前靠砍树卖钱,现在不砍树也能赚到钱了。

杨盛谋的“赚钱经”,远不只如此,他给记者算了两笔账。

“一张碳券卖了4万多元,还用碳汇权证抵押了4万元贷款。今年种植中药材、搞林下经济有了资金来源,增收在望。”

“仅我们村民小组,就有林地6000多亩。按照目前的计量方法,如果全组的‘空气’都卖出去,第一期有将近82万元的收益。”

杨盛谋边算着账边乐呵呵地笑了,“没想到以前一眼望不到头的山,如今成了我们的‘幸福不动产’和‘绿色提款机’。”

“第一个吃螃蟹的”

“通道林业碳汇权证、林业碳券在全省属于首发,在全国也走在前列,意义非同一般。”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首席专家佘济云说。

佘济云认为,从林农、林企层面讲,“一证一券”可以增加收入,改善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从国家层面讲,是“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从国际层面来讲,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

把“空气”变成可交易的“真金白银”,通道凭啥成为我省“第一个吃螃蟹的”?

进行林业碳汇开发,首先要有“林”,而林木资源是通道最为厚实的“家底”。

该县森林覆盖率达79.54%,比全省高出19.56%,且多以中幼龄林为主,具备持续增加碳汇能力的条件。经测算,通道年度林业碳汇减排量达228.28万吨,按首笔认购价格76元/吨计算,价值约为1.73亿元。

记者来到通道侗族自治县碳汇交易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对林农提交的碳汇权证申请资料进行审核。大厅一侧,立着印有碳汇权证办理流程图、碳券制发流程图、碳券交易流程图等宣传展板。

“服务中心承担碳汇监测计量技术与业务指导、碳汇交易技术和服务,我们还依托中心搭建了全省首个碳汇交易综合服务平台。”通道侗族自治县林业局碳汇工作负责人蓝振盛打开平台系统,只见碳汇资讯、碳汇行情等信息一览无余,碳汇权证的登记、变更、注销等,均可线上操作。

2021年,通道启动林业碳汇开发。2022年被确定为湖南省林业碳汇开发试点县之一,2023年被怀化市列为林业碳汇发展机制试点县。

通道依托专业机构,运用卫星遥感监测等技术,结合实地调查,建立全域林业资源数据库。编制林业碳汇计量方法和计算模型,并通过专家论证。

“林地面积、碳减排量核算、监测方法、审查核查等,都要依靠算法。”蓝振盛说,计量方法和计算模型的确定,是碳汇开发的关键一步。

通道出台林业碳汇权证、林业碳券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携手中国农业银行通道支行、通道农村商业银行,创新开发林业碳汇开发贷、林业碳汇抵押贷等金融产品,为林农解决林业产业发展、林业碳汇开发融资难的问题。

同时,以通道通发碳汇农林发展有限公司为主体,撬动银行、社会资本收储全县小散乱地块,统一进行林业碳汇开发管理。出台生态保护赔偿办法,通过自愿减排和生态赔偿等方式,丰富林业碳券抵销方式,解决碳汇资源变现难的问题。

“围绕碳汇产权、碳汇开发、碳汇金融等,探索碳汇资源价值转化,我们从全省21个试点县中脱颖而出。”通道侗族自治县副县长吴保辰说。

试点如何变成示范点

“就全国而言,福建三明市、安徽淮北市等地已积累不少碳汇开发经验,通道算不上这个赛道的‘先行者’,但也进行了不少新探索。”通道侗族自治县林业局副局长欧沙说。

比如,其他省市将碳汇权证和碳券一体打包,林农抵押了碳汇权证,则无法进行碳券交易,金融功能的实现路径相对单一。通道则将林业碳汇开发权益从林权中剥离,分别制发碳汇权证和碳券,林农可同步进行碳汇权证的抵押、碳券的质押等,变现渠道相对灵活。

如何将试点变成示范点,通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0多年前就曾刮过碳汇买卖的风,那时候每天都有村民前来咨询。后来没有落地,风只刮了一阵。”双江镇林业工作站站长杨显林,在林业系统工作30余年,他坦言,林业碳汇开发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而要确保落地更稳,还要进一步优化资源、简化流程。

“碳汇开发让我们在信贷方面找到新的方向和发力点。”通道农村商业银行已授信通道通发碳汇农林发展有限公司1000万元,授信该县152个行政村14.1亿元。该行董事长黄宁道出了担忧,“相关职能部门与银行尚未实现数据共享,在风险把控方面也未出台相应机制,希望尽快完善,给金融机构吃下‘定心丸’。”

“通道为全省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做出了有益探索。”省林业局二级巡视员欧阳叙回认为,要健全机制,确保林业碳汇收益绝大部分返还给林权所有者,注重反哺林业发展;要做好碳券和碳汇产品在生态司法、社会公益、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多场景应用,确保开发成效。

青山着意化为桥。当前,通道的碳汇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潜心耕耘,“桥”通大道,指日可待。

(一审:龙晓龙 二审:刘乐 三审:石伟)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