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像手机,儿童智能手表“跑偏”了

2024-05-27 09:15:47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拍照、美颜、互加好友、发朋友圈……从“定位手表”到“社交神器”

越来越像手机,儿童智能手表“跑偏”了

拍照、美颜、互加好友、发朋友圈……儿童智能手表备受未成年人青睐。

拍照、美颜、互加好友、发朋友圈……原本只是用来定位的儿童智能手表正在变得越来越像“迷你版智能手机”,看谁的手表是最新款、谁的手表功能全。不知不觉间,儿童手表还成为了不少孩子们之间的社交神器。

从“定位手表”到“社交神器”,智能手表功能是否过度开发?为何越做越像手机?怎么防止孩子过度沉迷使用?5月23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全媒体记者 田甜 通讯员 蒋颖之

儿童智能手表风靡 备受未成年人青睐

由于功能强大、趣味性强,儿童电话手表在未成年人中逐渐风靡。“我的智能手表不仅可以使用微信聊天、支付宝付款、听歌,还能玩益智类小游戏。”正在上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欣欣告诉记者,电话手表是目前最受小朋友们欢迎的电子产品。

记者调查发现,儿童智能手表的价格从几百元至数千元不等,品牌包括小天才、360、华为、小米等。而这些儿童电话手表里,基本都预装了聊天通信、钱包支付、听歌听书、运动监测、字典题库等应用,功能十分齐全,华为儿童手表还内置多款益智游戏可供下载,如“星球探索”“奇怪博士”等。

长沙市开福区泊富广场华为授权体验店的销售人员张先生介绍,店内的儿童电话手表从百元款到千元款,价格越高,功能越丰富,系统更流畅。

谈及儿童智能手表的更新换代,家长杨晴颇有感触,她表示,孩子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二,已经换了三代电话手表,“我也算是见证了智能手表功能不断升级完善的历程。起初购买是源于安全保障的角度,因为电话手表能够满足家长对孩子的安全定位需求,于是才给孩子买了一个电话手表,方便孩子放学或发生紧急情况时联系家长。到了后来,手表里又更新了多款学习软件,还升级了身体监测的功能,变得更加智能了。”

对于儿童智能手表的流行,老师们对此体会更深。株洲市樟树坪小学的李老师告诉记者,“班上总共50名学生,拥有电话手表的就超过40名,但是学校不允许学生戴电话手表上学,因为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把电话手表带到学校,老师会代为保管,放学后再还给孩子们。”

网络沉迷引担忧,监管引导不可疏忽

从“定位神器”到“社交神器”,儿童智能手表逐渐强大的功能与其备受关注的社交性质,也引发了不少家长的诟病。

在小学生的社交圈中,儿童智能手表已成为了攀比的谈资。一个月前,26岁的殷女士为自己正在上小学六年级的堂弟购买了一个电话手表,“弟弟说班上大部分同学都有智能手表,如果自己没有智能手表会感觉心理有落差,所以在他的再三乞求下,我送了他一个2000多元的小天才电话手表当做生日礼物。”殷女士坦言,小孩的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让她十分头疼,无奈之下,只好满足弟弟的心愿。

虽然为弟弟购买了智能手表,但殷女士也出现了矛盾的心理,并不希望弟弟过度使用。“为了防止弟弟在上课时间使用智能手表,我还开启了上课禁用功能。”殷女士向记者解释,智能手表可以连接家长手机,家长通过防沉迷功能来合理管控孩子的使用时间是十分有必要的。

“自从给孩子换了新智能手表,孩子花在交友与玩小游戏的时间明显变多了,一有空闲时间就捧着手表玩,爱不释手,我经常看见孩子与手表好友互相点赞朋友圈动态和发表评论,我担心孩子的学习和视力会受到影响。”杨晴表示,孩子班上不少学生家长都和她有着一样的担忧。

链接

如何防止孩子过度沉迷

专家有话说

对于如何防止孩子过度沉迷儿童智能手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少儿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陈曦表示,儿童智能手表的完备功能本质上是为了方便家长与孩子,孩子本身并不需要如此冗杂的功能,对于智能手表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的网络沉迷与安全隐患。陈曦认为,家长的监管作用最为关键,“首先,家长要为孩子做好时间管理,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家长应设定固定的使用时间,让孩子只能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使用智能手表,避免长时间沉迷网络而影响学习和休息。第二,家长可使用控制功能合理监督孩子使用智能手表的情况,设定学习模式,为孩子安装与学习相关的一些游戏,弱化智能手表的娱乐功能。第三,设置奖励机制,在孩子完成任务或实现目标时,把智能手表的使用时间当做奖励,培养孩子的约束力,激发孩子的自我管理的能力。最后,学校老师也可以起到协同帮助的作用,例如开展主题班会、在上课时间帮助孩子集中保管手表等。”

(一审:罗江龙 二审:刘乐 三审:石伟)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