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镜花溪

2024-05-27 08:42:14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洪晓懿]
字体:【

何美琪

海子说,“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蕴藏于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腹地的镜花溪,就有了这么一个诗意而温暖的名字。溪流清澈如镜,两岸繁花似锦。从名字中便可看见秀色,闻到花香,听到鸟鸣。

镜花溪其实是一条原始森林大峡谷,全程约七公里,为湘赣两大水系的分界线和发源地。数百条溪水汇集成河,在田心里与孟华溪汇合后,手挽手一路高歌,注入洣水,再浩浩荡荡向西奔腾,直至湘江。

镜花溪大峡谷悬崖峭壁,地势险峻。沿途古木参天,藤蔓缠绕,青苔如毡。“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春天里的镜花溪美得令人惊艳,溪水清亮,倒映着蓝天白云,鱼翔浅底,水草摇曳生姿。大片大片的桃花、野生杜鹃花开得恣意。

百转千回间,行至转折处,水流渐急,风格突变。只见溪中乱石林立,或蹲或立,或侧或卧,千姿百态,妙趣横生。溪流不顾巨石阻挡,在乱石丛中狂野穿行,訇然作响。遇到悬崖,亦奋不顾身,从高处跌落,飞珠溅玉,雷声隆隆,形成石潭,名曰黑龙潭。阳光打在潭面,折射出碧绿的光波,宛若一枚绿宝石。

黑龙潭的名字,源于一个神秘的传说。相传,黑龙潭上游还有一个白龙潭,一黑一白两条巨蛇在此修炼,都想成为真龙而经常发生争斗。黑蛇斗不过白蛇,便避到下游的黑龙潭。炎帝神农氏来桃源洞采药,采来的草药都在黑龙潭里清洗,至今石板上还留有两个清晰可辨的大脚印。一次,炎帝在黑龙潭洗草药,被水流冲走了很多,但一会儿被冲走的药草又飘回来了,炎帝仔细一看,原来是黑蛇在帮忙,心里很是感激。

一天,白蛇又来到黑龙潭挑衅,把黑蛇咬得遍体鳞伤。恰好炎帝神农氏看见,便用鞭抽打白蛇,白蛇逃之夭夭。后来炎帝神农氏发现旱莲草浸泡水中,水会变成黑色,且有止血消炎之功效。于是采来很多旱莲草放在潭里漂洗和浸泡,潭水渐渐变成黑色,保护了黑蛇,也治好了黑蛇的伤。黑蛇终于修炼成功,化身真龙,护佑百姓,黑龙潭也随之成名。

神农谷附近的山民们为纪念黑龙,用灵巧双手制作成的“三节龙”“火星龙”,被列入了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竞技展演中多次荣获国家级奖项。

一路循着山花蔓延的喜悦,聆听着清脆的鸟鸣。从黑龙潭往前走,就是“一线天”。传说炎帝神农氏遇巨石挡路,用神鞭抽开一条裂缝,石缝逼仄,仅能容一人通过。一线天旁边还有一处景点“试鞭石”,相传炎帝神农氏在此采药时,曾用神鞭试探,找到了九棵珍贵的虎耳草,治疗九州瘟疫。

再往前走,便到了桃花桥,传说是牛郎织女曾经约会的地方。桥上挂满同心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桃花桥右边有座“镜花亭”,左边石壁上刻有一首有趣的叠字诗,许多游客在此驻足观看。

不知不觉走到汤药池,见山势陡峭,林木丰茂,溪流奔涌,涛声如雷,不禁感叹山水的奇妙与生命的蓬勃。返回途中,正好遇到一些鸟类爱好者在拍鸟。随行的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桃源洞自然保护区现有野生鸟类226种,其中就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黄腹角雉。

镜花溪,这条从时光深处蜿蜒而来的溪流,汰洗过悠长岁月、人间烟火,但总有一些美好会留下倒影,让无数的心灵荡开涟漪,并滋生出温暖和力量。

(一审:罗江龙 二审:刘乐 三审:石伟)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