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报刊亭

2024-05-27 08:41:23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洪晓懿]
字体:【

漫画/傅汝萍

郑艳琼

记忆停留在多年前,这条街有两个报刊亭,一大一小,相隔不远。

那时,报刊亭还红红火火,四壁挂满了琳琅满目的书报,连窗台也堆满了报纸。傍晚,报纸便可销售一空。

城边上这两个报刊亭,装点了这条街,也提高了这条街的文化品位。

那些年我也热衷买报刊,独爱它的油墨香味。家里人也每日雷打不动地带两份报纸回来。楼下的牛奶箱和报箱,装载着一家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人世匆匆,许多东西,不经意间就消失了。

街头报刊亭,曾是城市里的一道独特风景,吹过它的风,都带着文化气息。不知道从何时起,报刊亭消失了,要寻找报刊亭,着实是一件难事。

我打开地图,离我最近的报刊亭在1.5公里外,我准备前往,可仔细一看,才发现它已经停业,沮丧一点点袭来。

几年前,到厦门参加培训,晚餐后和同事一起外出,骑小黄车走过厦门的大街小巷,走不多远就看到一个报刊亭,转过一条街又见到一个,它是城市里的一泓清泉,很多都标注24小时开放,我对这个城市的喜爱又增添了几分。

夜晚放下手机,走出家门,将心灵交付这一方天地,该是何等的幸福。幸福的定义,不只是物质的充裕,更多的是心灵的安放。后来才知道那一间间报刊亭不是普通的报刊亭,它有个好听的名字:“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不必多大,也不必装潢精致,有书就好。“灯火楼台的不夜城,理应有数盏书店的灯光照亮她的现在与未来。”

记得曾经贩卖知识与情怀的报刊亭,后来兼卖炸洋芋,我曾一度担忧报刊会沾上油渍。再后来,大的这个报刊亭彻底关门了,幸好小的那个还有报纸售卖。直到上周,外出散步,我特意去看了看那个不起眼的小报刊亭,还有大约10余种报纸在售卖,售价在2至5元,数量很少,大有无人问津之势。

那日看到文友去图书馆找他发表作品的报刊,我决定前往报刊亭买一份报纸,刚好这个城市的报纸有我发表的文章,我笃信能买到,想象回家路上拿着报纸的欣喜。

到小报刊亭一看,傻眼了,上周摆放报纸的地方全部堆满了香蕉,老板忙着给顾客称香蕉。待她歇下来,我问她,“有没有报纸?”她说,“这两天都没有了。”

网络时代,手机阅读挤压了纸媒空间,但我想纸媒会永远存在。年纪越大,网上、手机上看东西眼睛累,越发偏爱纸质文字。爱文字的人,和《查令十字街84号》里法兰克和海伦一样,笃信珍贵的时光都在泛黄的书页和信纸上。

“无寻处,惟有少年心。”爱书、爱文字的那颗初心在,纸媒就在。一定会有坚守着的报刊亭在别处等我。

报刊亭,下个路口见。

(一审:罗江龙 二审:刘乐 三审:石伟)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