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壮丽江山,书写时代“美篇”——读谭谈散文集《江山壮丽,人民豪迈》

2024-05-24 11:05:5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贺有德] [编辑:潘华]
字体:【

贺有德

《江山壮丽,人民豪迈》是年届八旬的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谭谈,从近200篇精短美篇中遴选80篇结集而成的最新散文集。这部作者近两年里行走壮丽江山,满怀激情用脚在大地上“走”出来、别出心裁在手机上“戳”出来的美篇集,文字鲜而活,感情真而深,时代气息浓郁,是一曲唱给乡村振兴战略的颂歌。

《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分为《小城回来说小城》《白族小院过大年》《曾在花海过炎夏》《带着故乡走远方》《为生命放歌》《不留遗憾在人间》六辑。

第一辑走湖南,从故乡的外婆路起步,故乡的花桥,湖南科大校园,郴州仰天湖,莽山脚下的腊元古村,沩山密印寺,株洲荷塘……有山有水,有城有乡,有桥有寺,有人有树,一一呈现。第二辑走云南,大理古城,诺邓古村,白族村寨“云湖居”,鸡鸣江民居,阳溪漫步,苍山观云,蝴蝶泉听情歌,下作邑村“赶街子”……风景如画,特色独具,他乡似故乡,白汉一家亲。第三辑走四川、贵州、陕西,钢铁新城攀枝花,四季如春的米易,航天城西昌,盘州盛月湖,毕节百里花海,兰州看水车、赏夜景,商洛品丹凤葡萄酒、高架水槽冲浪,三省城乡,特色纷呈,文化底蕴深厚,时代气息浓郁。第四辑写故乡,写他乡,下厨房,做馒头,理发,治眼,玩牌,摄影,喝茶,散步,过生日,做早餐……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新时代,新生活,“人民豪迈”。最后两辑写友人,花鼓戏《补锅》里的“刘大娘”——艺术家钟宜淳,多才多艺的矿工黄永林,著名画家邓辉楚、姜坤,著名作家叶蔚林、吴中心、王正湘,原省委书记熊清泉,著名诗人弘征、未央,著名书法家沈鹏,或一面之缘,或朝夕相处,一见如故……

富有寓意、意味深长的80篇“美篇”,无不用心用情,叙写所到之处,山河湖海,江山壮丽;叙写所遇之事,家事乡事城事国事,尽是赏心乐事;叙写所见之人,意气风发,人民豪迈。最后两辑回忆录,重在写远行故人,欣逢盛世,斯人已去,情到深处,扼腕叹息……这些鲜活的纪实散文,谭谈坦言:意在“从各个小侧面、各种小角度,来表现当下的大时代、人民的新生活”。

人一旦进入暮年,回忆便是常态。纵然是“老夫聊发少年狂”,热情、激情不减,毕竟岁月不饶人,人事代谢,感慨系之。耳闻目睹日新月异,赞叹、欣慰之余便是回忆。

80“美篇”,回忆是主调,但更多的是新旧对比,在对比之中彰显大时代的大变化,欣喜之情跃然纸上,看标题,见端倪,如明媚春光扑面而来:《沩山有大美》《遍地春光走荷塘》《奔向温暖》《蝴蝶泉边听情歌》《一路春光走洱源》《最美乡村看尼汝》《曾在花海过炎夏》《留张笑脸给时代》《带着故乡走四方》……不只标题,诸多“美篇”结尾,卒章显志,不忘凸显“表现当下的大时代、人民的新生活”的宏大主题。这一切,皆因对生活深植于骨子里的热爱。

在这些“美篇”之中,细节描写无处不在,如神来之笔。《我的外婆路》中“我”“逮螃蟹”;《沩山有大美》中“我”“冒雨往山上攀登”;《八面山下看里耶》中河堤上“晨练的人们,或散步,或做操”;《雄、峻、秀:看莽山》中“在我们前面领路”的小溪;《小城回来说小城》中的老友对话;《白族小院过大年》中素不相识的老婆婆送青菜;《外乡村寨故乡味》中老杨送莴笋;《带着故乡走四方》中“我”把从故乡带来的三只鸡分别以“蓝田”“杨家滩”“桥头河”命名;《耳畔犹有情歌声》中熊清泉唱湘西山歌,老伴伴舞……诸多细节,或生活气息浓,或情趣盎然,或催人泪下,细节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

绚丽之极,归于平淡。堪称《奔跑的山寨》姊妹篇的《江山壮丽,人民豪迈》,是耄耋之年的谭谈,紧跟新时代的步伐,礼赞新时代的一曲颂歌,彰显始终与时代合拍的责任担当,老而弥坚的大情怀、高境界。读其文如见其人,恍如在城乡之间或山水之间偶遇畅谈,如沐春风,陶醉其中。

(一审:谢振华 二审:卢小伟 三审:鲁红)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