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文化之美 涌三湘新潮——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湖南展馆见闻

2024-05-24 06:38:1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黄煌 胡雪怡 黄晗] [编辑:潘华]
字体:【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黄煌 胡雪怡 黄晗

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开幕。这场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盛会,云集了海内外6000多家展商同台亮相,让传承与创新并举、文化与科技齐飞。

湖南展馆以“融合育新质·三湘涌新潮”为主题,集中呈现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展现“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发展、新气象,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好看:古新交织文博湖南

当日的11号馆,人山人海,抬眼望去,湖南馆入口上方的巨幅裸眼3D屏幕上,一位年轻女孩飞跃第一师范、岳麓书院、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等湖湘文化地标景点,随后停留在湖南博物院,与文物皿方罍进行互动。

古与新的交织,让湖湘文化的吸引力正越来越强。

“桃红柳绿百呀花香啦依儿呀嗬……”一曲悦耳动听的常德丝弦《花词》在展馆活动区唱响。在深圳生活了30余年的常德人池先生骄傲地向记者表示:“这是我家乡的丝弦,很亲切!”

今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大小河街考察时,《花词》正是向总书记汇报展演的丝弦作品之一。当时参加表演的张兰也来到了文博会现场。作为常德丝弦的非遗青年传承人,她说:“在文博会20周年之际,常德丝弦特别荣幸代表湖湘优秀文化参展。欢迎大家走进湖南,听一听常德丝弦,品一品桃花源记,尝一尝牛肉米粉。”

来自四川的陈女士进入11号场馆后,远远的一眼,就看到了正在随风飘动的湘绣卷轴《风合雨花香》。走近细看,陈女士感叹道:“这上面的针法、色彩,包括整个作品的构图实在太灵动了,想买回家。”

好玩:三湘四水乘“数”而上

三湘四水,如诗如画,当科技遇上文化旅游,一条数字加文旅的融合发展新路径闪亮登场。

“这就是马王堆出土的湖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T形帛画吗?好神奇,好漂亮啊!”在湖南博物院展区,穿越千年来到现代的马王堆T形帛画正在巨幅7字型屏幕上全景展现。湖南广电旗下芒果数智公司对T形帛画开展了基于超高清信息采集与AI视觉算法技术相结合的数字化采集,通过视频还原让更多的人“触眼可及”真实帛画。来自江西的刘小姐在现场兴奋地表示,“我今年一定要去一次长沙,亲眼去看国宝。”

新技术为文旅融合拓展了新场景,也吸引来了更多关注的目光。

“这是浯溪碑林中的一块,经数字修复后,可以看到笔锋的力度。”“接下来,我们还将建设数字碑林博物馆,方便更多的游客来了解浯溪,研究摩崖石刻”,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刘勇表示。展馆内,浯溪碑林等数字化展品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

作为今年省旅发大会主办地的衡阳,则将南岳七十二峰图带到了展馆里,但这里的七十二峰,不需要爬,只要你在屏幕上动动手指,景色就来到你面前。数字化的互动展示,让不少游客纷纷打卡拍照。

好潮:“文”“技”携手再添动能

文化+科技,融合正“湘”宜。科技不仅让文化加“数”前进,也让文化更加“潮”。

输入一段文字,就能得到一段高清视频,在文化+科技展区,来自马栏山的万兴科技展示了全国首款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万兴“天幕”。

万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经理高江介绍,万兴“天幕”由视频、音频、图片、语言四个大模型组成,具备近百项音视频原子能力,文生视频已实现不同风格、丰富场景及主题的连贯性,且一键生成时长支持60秒以上。

湖南广电着重推出了一批依托数字化大屏为基础的内容产品和交互应用技术。湖南芒果融创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无穿戴设备动捕技术、《全员加速中·对战季》节目中运用的VR技术。公司品牌运营总监余奕霄介绍,这两个技术都应用到了湖南卫视和芒果TV双平台的节目生产制作中。

湖南出版除了带来《船山全书》《曾国藩全集》《魏源全集》等具有代表性的湘书精品,还有数字出版、媒体融合的最新成果展示。一本展开的“电子书屏”,再现了湖湘人物的经典名言,在挥毫泼墨的诗意描绘里,让湖湘文脉赓续千年的大气雄浑浸润观众心田。

(一审:谢振华 二审:卢小伟 三审:鲁红)

相关专题: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