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优起来、大的强起来” 双峰农特产品身价攀升

2024-05-23 09:17:01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潘华]
字体:【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曾玉玺 通讯员 欧阳海希 赵冠豪

时下,双峰县花门镇辣椒种植基地,200余亩辣椒长势喜人。种植大户阳响钦告诉记者,这批辣椒已被县里的“永丰辣酱”生产企业定购。

双峰辣椒产量大。该县依托“永丰辣酱”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打造深加工产业链,已发展13家规模以上辣酱生产企业,带动4.4万亩辣椒种植,年产辣酱2万余吨,销售收入达12亿元。

作为我省农业大县,双峰突破“七山一水二分田”资源限制,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农特产品增值。

从卖“土里的”,到卖“厂里的”

半干米粉在无菌车间封装,多道工艺熬制浓缩猪骨原汤,炒制红油猪肉码子……双峰县海能食品有限公司,经过一道道工序,一袋袋速食青树坪米粉源源不断下线发往全国各地。

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青树坪米粉产业“热气腾腾”,全县已培育7家大型米粉加工企业。其中,双峰县海能食品有限公司作为首个试水的企业,年产值超2000万元。

“不满足于单一卖大米、猪肉,青树坪米粉产业实质是对水稻、生猪两大优势产业的升级。”该公司总经理欧阳小民介绍,产业链延伸,直接带来效益提升。

作为我省17个竹产业重点县之一,双峰竹产业也走出了小作坊时代,拥有26家规模以上竹制品加工企业,产品涉及竹压板、竹炭、竹笋、竹工艺品等11大类30多个品种。

娄底市精州农产品有限公司,竹笋浸泡后,经压榨、烘烤等工序制成干笋。该公司负责人彭海燕介绍,相较鲜竹笋,干笋身价至少提高2倍,产品销售也摆脱了季节限制。

双峰因地制宜将丘陵立体农业经营得有声有色,米、猪、油、蔬、竹等穰穰满家。该县连续17年获评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相继捧回全国产粮大县、全国油菜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等“国”字号荣誉。

双峰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彭才喜介绍,围绕优质农产品,做强优势特色产业链,让“多的优起来、大的强起来”。目前,双峰已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8家,基本涵盖粮食、畜禽、油料等全产业链,去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145亿元。

“土货+品牌”,产品身价倍涨

时下,双峰县锁石镇万亩油菜示范基地,已进入收割季节。双峰县花之缘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安居正和农户商量收购事宜。“10天左右,新菜籽油上市。绿色产品不愁销,本地油菜籽供不应求,还要向外收购。”王安居说。

锁石镇依托2.5万亩油菜花,连续举办13届油菜花节,年均带动旅游综合效益近亿元,而油菜籽又为农民带来“第二笔收入”。

几年前,“油菜花经济”差点夭折。锁石镇党委书记欧阳鸿政告诉记者,大规模推广油菜种植之初,油菜籽丰收却滞销,加工成菜籽油,也是无法上市的“三无产品”,“不少农民不愿继续种”。

王安居在镇里支持下,一头扎进菜籽油加工领域。他注册“锁石花之缘”商标,并推动该品牌菜籽油成功认定绿色食品A级产品,如今,花之缘公司与周边34家合作社签订收购协议,每年向农户收购油菜籽700余吨,年产值900余万元。

提升产品价值,必须向品牌要效益。双峰围绕“一袋米、一桶油、一头猪、一坛酱、一篮菜、一山果、一池鱼”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打造县域特色品牌。

永丰辣酱传承400余年,制作工艺复杂,长期“千家千味”,消费者褒贬不一。该县制定“永丰辣酱”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质量标准,从规范企业生产着手,以7大项“硬指标”推进标准化生产,通过品牌影响力和稳定口感,抢占市场。

围绕“三品一标”建设创新求变,双峰一大批农产品新贵登堂入室:辣酱生产企业迈向“B2B”,为餐饮企业定制“永丰辣酱”风味调味酱;围绕青树坪淮山等品牌土货,一些食品加工企业尝试抢进预制菜“赛道”;“新农人”带回新思路,水果鸡、“蛮味”青树坪米粉等网红品牌奋起直追……

“触电乘云”,山货畅达千里之外

青山环抱,与土砖房相映成“景”,回乡创业的带货主播周仕玲以此为背景,面对镜头侃侃而谈,向直播观众推荐自家“跑山鸡”和土鸡蛋。“一场直播下来能销售上百只鸡,一个月可销售2万余枚鸡蛋。”她说。

这里是井字镇白石峰,双峰域内第三高峰。去年,周仕玲、熊继林等4名年轻人回到家乡,成立双峰县农多多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在山腰建起养鸡场、搭起直播间,开启“养鸡+直播带货”事业。

“小时候到镇上读书,要走一个半小时;现在网上下单,物流畅达千里之外,所以我们回来了。”熊继林笑着说。

要想富,先修“路”。新农人回归山林,得益于水泥公路进山,更得益于电力和互联网让山村“链接”世界。山货出山路,如今已变成修在网络“云端”的“高速公路”。

双峰县商务局局长杜洪英介绍,作为首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该县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整合产业、商贸、物流等资源,打造电商产业园,多举措鼓励在外电商、年轻人回乡创业。

湖南省同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放阳是其中之一。她曾在柬埔寨做过贸易和电商,2017年回到家乡组建电商团队,销售永丰辣酱、青树坪米粉等本地土特产,年销售额700余万元。“依托跨境电商,我想把家乡好货卖到国外去。”李放阳说。

“云销售”大行其道,“反哺”生产端。位于双峰高新区的湖南省白马食品有限公司,对接多个电商平台和带货主播,依据市场需求相继推出木瓜丝、辣酱等“爆款”下饭菜,农副产品也实现“订单式生产”,去年产值达5000余万元。

从土里讨生活到产业提质、品牌增效,从“提篮小卖”到电商销售、直播带货……在双峰,越来越多优质土特产改变从土里到集市的“宿命”,实现从加工厂到“云上销售”的蜕变。去年,双峰完成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超4.8亿元。

(一审:田镇圆 二审:卢小伟 三审:鲁红)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