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乡村教师日志】王洋:插上科学翅膀,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2024-05-02 07:43:21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王洋辅导学生开展科学小制作。通讯员 摄

【人物】

王洋,1990年出生,醴陵市沈潭镇新田完全小学教师。作为儿童“科学点火人”,一直默默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尝试多元科学实践教学,助力乡村儿童成长。

【日志】

4月28日,星期天,晴。

因为假期调课,今天一早,我便匆匆赶往三年级教室。

虽然全年级只有7名学生,因为对自然的好奇,班上仍然很“热闹”。

春天是养蚕的季节。几天前,我将去年产下的蚕卵拿到教室,不久后便孵化出了“蚕宝宝”,孩子们也由此开启了一段新奇的养蚕之旅。

课余时间,孩子们细心地将桑叶一片片擦干净,喂给“蚕宝宝”。小南还很兴奋地告诉我:“老师,我捉了一个毛毛虫的茧,放在教室的植物角,看看它是不是会和‘蚕宝宝’一样结茧,然后破茧成蝶。”

到了放学时间,他们担心地说:“老师,放学了,我们不在这里,蚕宝宝怎么办?”于是,几个孩子认领了“蚕宝宝”,分别带回家。

开展科学启蒙教育,我坚持快10年了。2015年,我外出培训,第一次接触到多样的科学教育形式。回学校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乡村的孩子们,也应该插上科学的翅膀,看见更加广阔的世界。

但一切得从“零”开始。教学仪器缺乏,孩子们大都没上过科学课,对科学学习兴趣不高……这些,都成了一个个“拦路虎”。

我该如何带给乡村孩子更好的科学启蒙教育?其实,尽管村小的教学条件比不上城市,但村小也有其自身的优势——乡村环境便是自然教育最好的资源。

孩子们最开心的也莫过于亲近自然。我们一起留心乡村的野生植物,写观察笔记,做“蓝晒”留住蕨类植物的美;我们捉蚂蚱,观察奇特的虫子,认识瓜实蝇对丝瓜的危害……

当孩子们亲身体验到科学的魅力,你会看到他们眼中的光,会看到他们付诸行动,会看到他们心中种下一颗颗饱含科学梦想的种子。

最开始,我自掏腰包买来科学材料,做“木牛流马”“滚摆”“小精灵滑杆”等各种小制作。后来,我带孩子们做起在城市中很受学生们欢迎的“水火箭”——将两个可乐瓶连接起来做箭体,用硬纸板做箭头和尾翼,然后在箭体中装上三分之一的水,再用打气筒往箭体内打气。当箭体内的水向下喷射时,箭体内的空气就受力向上冲,“水火箭”便冲向高处。

每次的“水火箭”活动,都会吸引许多其他班级的孩子围观。当“水火箭”发射到高空,他们会欢呼,也会跃跃欲试。有的孩子,用塑料袋做降落伞,便有了自带降落伞的“水火箭”;还有的孩子,会自己再加可乐瓶,做成加长版的“水火箭”。

在家里,孩子们还做起“筷子提米”“绣花针水上漂”“立鸡蛋”“滴水成山”“会变色的茶”等家庭实验,“玩”得不亦乐乎。

有想法,有行动,美好的科学教育还会远吗?我想不会,科学就是自带魅力的。

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无论他来自哪里,无论他是否特殊。

在乡村,我们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但只要能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只要他们眼中有光,心里有爱,一切都值得!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整理)

(一审:罗江龙 二审:邓望军 三审:蒋玉青)

相关专题:弘扬教育家精神·乡村教师日志

今日热点
焦点图